该奋斗的年龄,请不要选择安逸。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
——题记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成君子。”这是他写在工作薄扉页的座右铭。初春的信息学院,草长莺飞,生机勃勃,伴随着年轻的心跳,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闪光之星。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本期的主人公——艺术传媒系学生会公益部部长、环艺1304班学生郭延敬。
个人荣誉:
2013年10月成立艺术传媒系“艺家人”爱心公益协会;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2014年五四“优秀共青团员”;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2013~2014年院“公益之星”入围奖;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2013~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
2014年11月组织艺家人爱心公益协会参加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MINI善行100爱心包裹劝募活动”,并荣获全国27所高校劝募金额第一名;
2014年11月获得中国扶贫基金会颁发的“优秀服务者”荣誉证书;
2014年11月由我组织的善行100活动荣获学院“优秀主题活动单位”;
2015年1月24-31日,代表学院去北京参加了2015大学生公益社团领袖集训营暨第三届全国高校公益论坛;
2015年3月-5月由我策划的“春节筹—给青海孩子送冻疮膏”、“为盘道小学捐六柱灯”、“折翼天使 绘画未来”、“助晋公益青年抗病魔”、“乡村少年的绿茵梦”、“段家寨小学的电脑梦”六次网络众筹活动,累计众筹金额达到10万余元,受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以及各方媒体的关注,2015年3月个人被山西青年报采访并做专访报道;
2015年4月个人受到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专访报道。
白色象牙塔里的蜕变
当初懵懂的少年,满怀着期望与梦想,来到要即将为之奋斗四年的大学,追逐着不悔的执着与信念。从大一的一名普通的干事做起,到现在的学生会公益部部长;从第一次地走出校园大胆尝试,到代表全校进京参加全国公益论坛;每一个活动,每一次积累,一步一个脚印,他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完美转化,但这其中所付出的汗水和所做出的努力,他都默默地隐藏在了身后,只用坚持书写未来,用笑脸面对生活,面对这个平凡的世界。
既定目标 便只顾风雨兼程
“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在大一当干事的期间,因为工作认真踏实负责,辅导员看中了这个满怀爱心的小伙子,辅助其成立了“艺家人”爱心公益协会,奠定了他的公益之路。当上公益部长后,领导着这个新成立的部门,他意识到肩上的责任之重大,对自己丝毫没有放松懈怠。每一个公益活动的策划实践,他都会借鉴参考其它的公益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又有所突破,爱心与责任并存,智慧与勇气并存,只要勇敢地前行。
经历了风雨,多了些感悟,在这片热土上,在这个团队中,他以自己的善心来唤起大家的善行,将爱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播撒。
爱心放飞梦想 希望成就未来
“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上最难攀越得山,其实是自己。” 通过自身及团队地不断地努力,“艺家人”爱心公益协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卓越成就。从周边的敬老院,孤儿院,到中国扶贫基金会;从校园活动微公益,到全国高校劝募金额第一;到被山西晚报、山西青年报等媒体报道,转眼间,一年快过去了,这个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面对外界投来赞许的目光,闪光灯下,他不为名利所惑,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因为他知道,事业常于坚忍,毁于急躁。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泞的路上。
他常常说,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我们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好每一件小事。扎根于“艺家”这片热土,他在春天播下一粒种子,在完满教育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吸收大地的营养和精华,希冀着那一刻结出的饱满果实。
【辅导员寄语】
志愿服务的路上,你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小朋友的每一幅画,老人们的每一个微笑,路人的每一声谢谢,都是你向上的动力。进京培训,下乡支教,你以互助互爱\无私奉献的公益精神,创造了了艺家人的公益奇迹。愿你将公益精神化作心灵的灯展,照耀前行的路。
——辅导员路田俊老师

参加2015年大学生公益社团领袖集训营

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江绍高老师合影

志愿服务的路上,我一直在前行

生活中的郭延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