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我院团委教师武定林携中国青年网信院校园通讯社记者站(Dream记者站)站长王光乾、记者站成员宫俊健赴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北京高校全媒体论坛,与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华北地区部分高校的校园媒体人进行了深层次交流,取他人经验,补己之不足。
当天下午17时许,我院师生抵达京师科技大厦,与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的王龙龙、郝云飞编辑进行了交流座谈。双方就目前我院校园通讯社的发展现状、组织构架、人才培养、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的探讨,并一致认为,加入校园通讯社,对于促进学生成长、锻炼新闻采编能力、开拓思维视角、提升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帮助。
4月16日,上午9时许,参加第二届北京高校全媒体论坛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唐山师范学院等21所高校媒体代表共计60余人相继抵达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青网相关负责人带领大家参观了中国青年网的办公区域以及文化墙,点滴成长记录及硕果累累的荣誉引起了全体校媒人的共鸣,唤醒了内心的热情和责任感。

精心布置的会场
参观结束后,来自华北地区的高校媒体代表齐聚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16层会议室,就“校园媒体的融合与开拓”这一主题共谈经验,共话未来。
人民政协报新闻研究部记者郜晓文就“高校媒体融合”以及“大学生新闻素养的培养”与大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说,高校媒体应该加快融合发展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校园媒体人要创新宣传内容,用新媒体的形式呈现新闻话题。

人民政协新闻研究部记者郜晓文畅谈媒体融合
深度报道记者张庆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主要从“选题发现、调查突破、知识结构、写作技巧、传播手段、理想主义与专业精神”这六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如何深入挖掘校园的亮点、热点新闻,用独特新颖的宣传吸引青年、留住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

深度报道记者张庆宁讲述他的新闻理念
中国青年网重大采访策划中心副主任张炎良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演讲向大家讲述了“在摄影方面从菜鸟变老鸟的五大秘籍”,即一看、二试、三拍、四再看、五后期,通过这五步为读者呈现震撼心灵的新闻照片。

中青网重大采访策划中心副主任张炎良教你拍照五步秘籍
随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的校园媒体代表也相继分享了他们在校报编辑、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校园通讯社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这些优秀校媒人的坚守与情怀、责任与担当、奉献与探索让与会的校园媒体人感触颇深、获益良多。

北京大学的校报光辉历程
校媒人总有一种情怀让人坚守和感动,论坛上,校媒人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增进交流,思想碰撞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互动提问更是让本次论坛变成了一场学习的盛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新媒体平台运营团队告诉我们坚持的原因
“讲好校园故事,传播校园声音”是全体校媒人的责任和追求,中国青年网校园通社编辑王龙龙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目前校园通讯社的基本情况,鼓励各大高校的通讯社记者站不断完善组织建设,为更多怀揣新闻梦想的青年学子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助力成长,放飞梦想。

王龙龙主编详解校园通讯社
参与第二届北京高校全媒体论坛,进一步打开了我院团委相关师生的宣传思维和视角,引进了先进经验和方法,获得了加快我院校园媒体“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融合趋势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二届北京高校全媒体论坛全体合影留念
【团委武定林老师】
坚守 情怀 理想
校园媒体人每天面对“兵荒马乱的节奏,排山倒海的任务”,浸泡在最焦灼的工作行状态中,但校媒人总有一种瞬间让人感动,总有一种情怀让人坚守。谈及对方是校园媒体人就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责任、态度、温度、情怀是校媒人的标签,这就是无悔坚持的动力和源泉。
新鲜 真实 认同
校园媒体的定位就是要保持新鲜(注重时效性、提升敏感度),真实传递(保证推送消息的客观真实,切忌标题和内容的相互脱离),角色互换(校媒需要创新,然而创新必需源于生活,源于青年,源于观众,抓住青年学生的兴趣点,推送打动青年人的内容)。
创新形式+特色内容+新闻素养
校报、海报、官网、微信、微博、广播、电台这些校园媒体都只是一种传播渠道,关键还在于内容建设,校园媒体的宣传需要综合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而内容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就是提升宣传团队成员的新闻素养,创新宣传的形式和手段,唯有“创新形式+特色内容+新闻素养”相结合,方可做强做大校园媒体。
优势互补 扬长避短 校媒融合是趋势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兴媒体的层出不穷,校园媒体宣传必需构建立体化的宣传体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融合。传统媒体需要从新闻内容的重整、组织机构的重构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丰富媒体内容,而新媒体则需要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去丰富自己的传播形式,提升宣传内涵。整合校内媒体资源,发挥多种媒体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方可构建校园媒体宣传的新格局。
与人为善 谦逊温和 交流思想
“与人为善,谦逊温和”是我个人认为校园媒体人最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与人为善,会提升你接触外界资源的机会;谦逊温和,会增加你受前辈指点,进而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的概率。校园媒体人需要在“交流思想,传递理念”中不断前行。
当创新遍地都是时,就恰恰是创新最缺乏的时候,进无止境,校媒人永远在路上……
【中国青年网信院校园通讯社记者站(Dream记者站)站长王光乾】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本次的论坛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成长,而宣传永无止境,作为一个宣传人我们无法止步于现状,也无法满足眼前,只有不断地前行才能获得成功。我应该深信:无论你曾遭遇多少挫折,当你看到彩虹的哪一刻,你是幸福的。
【中国青年网信院校园通讯社记者站(Dream记者站)成员宫俊健】
新闻是客观并且严谨的,是对你所看到的世界的真实反映,宣传可以说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事业。作为一名宣传人,我应该时刻秉持着这样的信条来看待每一次的宣传工作,把我所看见的、听见的广而告知,不断地提升自我的新闻素养,拥有一双发现和突破新闻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