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山西省高校公益论坛又一次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召开。这不仅是一场公益盛会更是一方属于公益的学习天地。路过水上书吧去看看张雷老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公益震撼吧!
5月11日下午13:00,水上书吧三层,中青公益国家志愿者公益服务平台运营总监张雷为各高校公益人开展了题为“格物致知 止于至善”的专题讲座。讲座现场张雷老师用略显生疏但却诚恳的普通话与前来参加山西省第四届高校公益论坛的各高校公益人进行了友好并且深入的互动交流。
张雷老师从2011年弃商投身与公益事业,2013年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工作,担任环保志愿者召集人职务。2015年转职中青公益国家志愿者公益服务平台,担任运营总监。工作期间联合清华大学共同发起《公益慈善高级研修班》培训项目。讲座伊始,张雷老师就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由于环境的原因,PPT看不清,这是一个好的事情还是一个坏的事情?”一个问题吸引了在坐的所有目光。“任何事物没有好的一面也没有坏的一面。”张雷老师为什么会在讲座的开始抛出这样一个结论呢?接下来谜团会慢慢揭开。

“格物致知 止于至善”
“格”谓之究也,“物”谓之万也。万事万物皆有其道,一点通万物通。
张雷老师由雾里看花,心想事成,心诚身正,破镜识相,系统思维,寻找规律,良知七个方面为大家讲述了何为格物致知,又如何格物致知。又从公益领袖和知行合一方面讲解了“止于至善”。
互动环节,张雷老师再一次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为何大家共聚一堂,坐在这里听分享?在张雷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由事物的表面剖析出一个有一个宏伟的意义和内涵。张雷老师用这一个问题告诉了我们“格物”的重要意义:任何事情背后都有一个大道理,顺其自然既为道,这一切都是天意,责任感和使命感。

给这位敢于站出来的同学鼓掌
随后张雷老师简单的介绍了自己的经历,他从一个商人到一个公益人的转变,从初生牛犊到老练成熟,经历的挫折和失败。说到破产时,所有人都在为张雷老师感到惋惜,但随后因为破产的经验教训迅速稳固发展起来的第二次成功,却又全因之前的破产。我想这大概就是张雷老师口中的:任何事物没有好的一面也没有坏的一面。每一次失败,张雷老师都会有所感悟,他说从无到有,经历了风风雨雨,也知道了什么最珍惜,知道了厚德载物。
张雷老师通过自身的佛道思想剖析出一个更深层次的公益形式:智慧公益,带给每一位公益人更深层次的思考。从心理到责任和使命,是一个公益人逐渐成长的过程,用自己的一生去影响整个世界,是每一个公益人最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