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商学院短剧《雨女的呼唤》
“人鬼情未了”在过去是无数人心中的爱情神话。即便阴阳两隔,他们之间的距离却仿佛仍近在咫尺,两个相爱的人虽面对面却无法接触彼此的悲情和最终临别一吻的感动,令人泪目。此类题材的剧目鲜有人敢予以挑战,但当它以舞剧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时,势必会让人眼前一亮。5月14日12:00,淬炼商学院在图书馆小礼堂开演的剧目《雨女的呼唤》将带给观众最新奇的体验。
当相爱的人像往常那样乘着渔船为生计而外出奔波,却再也不像往常一样平安的回归时,另一方的等待与煎熬将会多么痛苦?《雨女的呼唤》借一位道士的视角,向观众讲述了化妖的雨女生前的痛苦往事。一位叫徐长卿的道士在去调查结界弱化的缘由时,意外发现了一位叫雨女的妖怪正在阻止结界的消失,在帮助雨女的时候知晓了她生前的故事,她的丈夫平日以外出捕鱼为家里维持生计,却在一次捕鱼的过程中突遇暴风雨而不幸丧命。自此雨女化为妖怪,始终守护着曾经目送丈夫离去的那片区域,静候他的归来。对爱的执念让雨女不惜化身为妖,也因此失去了与丈夫在另一个世界共处的机会。这部剧的主题是表达那份坚贞不渝的爱情和为爱甘愿付出余生的决心,让人叹惋,却又感动。

即使是配角 也魅力十足
舞台上的演员们为生动刻画出剧中人物的真实写照,付出的心血也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他们无时不刻在记着剧本中自己的台词,不断地将自己代入到场景之中,才有了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每个人物。哪怕是露面不到半分钟的猫妖,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剧中作为引出雨女故事的道士徐长卿,一举一动间流露着淡然自若,云淡风轻的姿态,与大家心中的道士形象几乎重合。他的随从小白和练师,也将时刻担心着徐长卿安危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剧中核心的雨女,也将角色对丈夫的执念和爱情通过每一句话语和肢体动作传递出来。最终雨女和丈夫残魂的对话,更是得到了掌声的呼应。认可即是最好的回报。

演员们投入的表演 完美演绎了角色的灵魂
爱情始终是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的话题,妻子在失去丈夫后,不惜变为妖也要守护一方净土的做法也有人难以理解,但这不就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追求的忠贞的爱情吗?他们用生动的表演诠释了爱情,观众们也用心去理解这份爱情。

期待下一次精彩的表演
远景学院短剧《孔祥熙与铭贤学堂》
1880年注定是会被历史所铭记的一年,在中国政坛叱咤风云的孔祥熙出生了。那是个风云动荡,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时代,孔祥熙的出现给那个时代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小时候的孔祥熙曾生过一次大病,无处可寻的孔父不得已之下,冒着被正学谴责的风险,找到西洋牧师文阿德救治孔祥熙。而正是这次病令孔祥熙与西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治病很容易,但是让西洋人治病却很难。孔祥熙在治病期间,与文阿德牧师朝夕相处下,被他口中的“外国”所吸引,并改变了他历来对洋人的看法!

和家族解释外出留学的孔祥熙
清朝末年,严苛的赋税再加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百姓苦不堪言,孔祥熙立志要去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心底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推翻这昏庸无道,压榨人民的腐败朝廷!
在机缘巧合下,孔祥熙收到华美公学招生的消息,欣喜若狂的他把他想赴美留学的心思告知父亲后,却不想首先便遭到族人的反对!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孔祥熙孤立无援,自己立志成才,奋发努力的精神让我动容。

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孔祥熙与铭贤学堂》直到亲自去观看才知道他的内在与魅力。“铭贤”二字,系孔祥熙所命名,“盖取纪念庚子为道殉难中西先烈之意”。就是说为了永远铭记在1900年(宣统元年)义和团运动中被杀的美国传教士,继承他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继续“他们的伟大事业”而设立的学校。铭贤学校建立后,规定了校歌,制定了校旗,还亲自任教授课。孔祥熙亲自题写了“学以事人”的校训。“学以事人”源出于基督教(圣经》,原文是:“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孔祥熙选用这句宗教语言作为铭贤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要表明自己“创办学校,作育人才,以期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符合淑世爱人的本旨”。 之后历经波折1951年秋结束私立铭贤学校四十余年的历史,改为山西农学院,成为当时山西省仅有的两所高等学府之一。1979年更为山西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身处农大,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还有一份责任。从剧中来,感受历史沧桑巨变,珍惜当下,如是也。
经济与管理学院《回来吧,素质君》剧评
5月14日12:00,经济与管理学院情景剧《回来吧,素质君》在右岸书吧前广场拉开了帷幕。《回来吧,素质君》讲述了游客在景区内肆意破坏环境、商家随意张贴小广告、大肆宰割游客的故事,短短几分钟的情景剧,背后却有大大的深意。

活灵活现 真情演绎
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回来吧,素质君》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瓶普通的2元矿泉水,在景区被商家哄抬物价卖到20多元,面对老奶奶的指责,商家不但不悔改,反而振振有词与老奶奶理论了起来。面对小朋友和外国友人的“指责”,我们心中的“素质”也悄然回归。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将会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素质。

回来吧 素质君!
在旅游景区随地可见的小广告,本是鲜花锦簇的美景,变成了残花败柳,看至此处,同学们的心中不免产生了些许疑问,我们的素质都去哪了?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通过后天不断的完善,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道德的标准,使自己的修养得到完善。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出发,带动周边的人,共同维护我们和谐的人类家园。

同呼吁 共成长
在剧末演员们齐声高呼“回来吧,素质君”。他们用声音呼唤每个人心中的文明,用身边的点滴小事反映缺失的素质,以小见大,从我们自己自身反省,与文明牵手,让素质回归至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青藤书院短剧《青春冲出地平线》
大学生戏剧?艰苦朴素的红军风?凄美哀婉的爱情片?这是我在观看这部舞台剧之前的想法,可当我真正了解这部剧后我才发现,原来,这,是我们的故事,是青藤书院的故事。“藤之力,希望之火”。青藤书院借“春天希望、藤树常青”之意,期盼莘莘学子朝气蓬勃,激发无限潜力,用青春的力量把握未来的希望。

个性与张扬的青春
剧中,一个平凡普通的大学生,不安于现状,奋力改变,最终华丽蜕变,实现了自己梦想。我觉得有句话很符合剧中的主角:“我的成长,虽然比别人慢了一点,但是也很想努力开出一朵小花”。同许多在校大学生一样,安然是普通的,她不突出,但也不差,可这恰恰也就意味着她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那个。没有人比自己更知道到底需要自己需要什么,安然明白,她不想再这样默默无闻了,哪怕比别人慢一点,她也想要挑战自己,她想要改变,她想靠自己的努力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哪有什么一蹴而就,无非是在厚积薄发。一个人的改变不在一朝一夕,而是点点滴滴。一个人的的能量究竟能有多大?这取决于她有一颗多强大的心。改变又怎会没有困难?成功路上怎会没有坎坷,安然曾怀疑过、失落过、徘徊过,但最终她没有迷失自己。

记得暗自努力的你
“生活可以平淡,但做人不能安于平庸”,这是这部剧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部分。努力永远是在当下,不要害怕逆风启航,要相信狂风过后,必将迎来属于我们的彩虹。曼妙青春,就应轻舞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