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难能可贵,而又有太多太多的善良被世俗所吞没,被邪恶所扼杀。被人歌颂的乐于助人最终被小概率的恶性事件遮蔽了光芒;值得赞扬的见义勇为在一次又一次的“农夫与蛇”中使人望而却步……数不清多少良知被遮盖,多少人走向世俗。而于5月15日19:00在乌马河剧院上演的第六届“魅夜乌马河”校园戏剧节暨音乐剧《门》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透过层层面纱看到的是直击我们心灵的现实。

《门》是一部让观众看完以后久久不能从情景中走出来的音乐剧。剧中我们会因歌子和小鑫最初不惨任何杂质的崇高友情而致敬,会歌子为了保护好友不惧危险挺身而出而热泪盈眶,会因为阿峰的残忍杀戮而愤愤不平,而最令我们为之愤恨的是小鑫泯灭人性、冷血无情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小鑫因为恐惧男友而向歌子寻求帮助,但不能接受的是那扇被小鑫关起来的门;我们可以理解人性的软弱,我们甚至可以理解那一刻的小鑫因为极度害怕而不敢挺身而出站在歌子身旁承担起本就该自己承受的结果,但我们不能理解在悲剧发生后,小鑫这般冷血自私的言行――拒绝告知世人案件的真相,拒绝在歌子的追悼会和法庭上露面,甚至对歌子的母亲冷言冷语……如果歌子能提前预知这些,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善良。

在看过音乐剧《门》之后,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过错。剧情中,是因为小鑫没有开门,导致歌子不能进屋躲开杀身之祸?还是伤害已经发生时,小鑫面对生死危险选择关门保护自己而不敢开门?如果是前者,我觉得小鑫是有一定法律责任的;而如果是后者,可能小鑫面对的更多的是道德上的谴责。无论实际情况是前者或后者,小鑫的过错都属于应激情况下的反应,因人性的自私胆小软弱而导致的小错,做的不好但还可以被理解。案件发生后,她与其家人的一系列恶劣态度和表现才是大错,最终出面还是因为一家人无法忍受世人的眼光和说辞,百般推卸自己的责任。

剧中,小鑫和歌子母亲的扮演者可以说将剧本演绎的淋漓尽致,演出了小鑫为了掩饰自己因为软弱犯下过错不敢面对而一次又一次用谎言来掩盖的心路历程,更是演出了歌子母亲痛失爱女,又不能得知真相的撕心裂肺。

林肯曾说过: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群众的呼声帮助了歌子,法院的判决显示群众的呼声……
整个故事,可能双方都用了不恰当的方式,让不明真相的观众分为两派,真相到底是什么?歌子的死和小鑫到底有没有关系?让我们把答案留给时间,时间是最好的见证……
这部音乐剧,剧本选材选的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给予我们强烈的真实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演员也将自己和剧中人物连接起来,高度还原剧本真实情景,使观众看后久久不能从中抽身,相信也有着和我相同的心境和感触。
善良终究是无法被禁闭的门所打败的,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而活着的我们要始终钟情豁达、勇敢坦荡,心中永怀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