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焦点

完满焦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完满焦点 > 正文

【戏剧节】传乐声之耳 承妙曲之韵——“音乐和戏曲”戏剧节专场讲座

发布时间:2018-05-16阅读数: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亘古不变的是流淌于骨子的那份传唱没有文字就用声音来记载,它或许悠扬又或许激烈,但都代表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情感。无论是商纣时期的靡靡之音还是盛唐时期的大宴之乐,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感受着时光的沉淀。5月15日14:00,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于小礼堂开展了“音乐与戏曲”戏剧节专场讲座,由艺术教育中心郭倩雯老师为我们讲述“音乐与戏曲”的前世今生。

【戏剧节】传乐声之耳  承妙曲之韵——“音乐和戏曲”戏剧节专场讲座

讲座伊始,郭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本次讲座的内容。首先是民族音乐的产生、民族音乐发展的特点、戏曲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中国戏曲的特点。郭老师以史为据,生动有趣的介绍了音乐产生的历史小故事,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开始了此次讲座。

据郭老师介绍,早在九千年前,民族音乐就有了萌芽。从各地出土的乐器看,我们祖先就已在闲暇时间使用音乐来自娱自乐,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有了很高的精神追求。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音乐又渐渐以文人音乐为主流,如我们所熟知的曲牌名、词牌名,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戏剧节】传乐声之耳  承妙曲之韵——“音乐和戏曲”戏剧节专场讲座

在民族音乐中,不仅有宫商羽微角七律,更有民族乐器的吹啦弹打四大技艺。说道此处,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孙云,为大家演奏技艺之一“吹”,悠扬的笛声罄透每一个人的心灵,大家都在美妙的音乐中如痴如醉,深深回味。随后另外两名同使用二胡和琵琶为在场同学展示“拉”、“弹”和“打”,尤其是琵琶的声音,每一声都铿锵有力,直击心脾,但能婉转缠绵,柔情似水。

【戏剧节】传乐声之耳  承妙曲之韵——“音乐和戏曲”戏剧节专场讲座

世界三大古老戏曲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和中国的戏曲,但只有中国的戏曲在历史长河中顽强的生存下来了。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中国戏曲还保留着传统的特色并至今仍在发挥着其独特的影响力。郭老师以兰陵王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关于戏曲的演出演员和演出场所的变更,以其轻松幽默的,独特语言表达特色表达了对于中国戏曲发展的美好愿景。

【戏剧节】传乐声之耳  承妙曲之韵——“音乐和戏曲”戏剧节专场讲座

在此次讲座中,郭老师以其渊博的学识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向更多的人去传递音乐与戏曲的魅力;让更多的同学去了解去接触这样一门艺术;去感受一种古老的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团学信息中心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