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焦点

完满焦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完满焦点 > 正文

【三下乡】致力文明兴教育 薪火不变万年传——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兴村梦

发布时间:2018-07-18阅读数:

7月17日,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兴村梦志愿者团队一行人来到北洸村开始了他们今天的志愿之路他们将在这里留下行走的印记。

扣人心弦 一起强身健体

志愿者们清晨5点钟就跟随当地的居民聚集在广场上开始学习形意拳,爷爷奶奶们个个挥洒自如,将形意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大家面前,看到这些,志愿者们早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练习过程中,你教教我,我指正指正你。整个切磋的过程中增添了别样的乐趣。

【三下乡】致力文明兴教育 薪火不变万年传——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兴村梦
教学形意拳

精彩课堂 消除“电脑恐惧”

志愿者们与当地的负责人沟通后了解到很多小学生、初中生对于电脑的认知还停留在开机、关机等基本应用。对于一些基本的科普防火知识还有一定的欠缺。在课堂上,志愿者们给同学们展示了一种最基本的输入法,使他们初步掌握鼠标器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等基本操作。在小e实验中,志愿者拿之前已经组装好的火灾警报器给孩子们亲自做操作示范。孩子们一个个都想要跃跃而试

【三下乡】致力文明兴教育 薪火不变万年传——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兴村梦
志愿者传授电脑知识

【三下乡】致力文明兴教育 薪火不变万年传——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兴村梦
小讲堂
 大知识

世纪沧桑 热血革命岁月

时至今日,革命老人身上散发出的红色精神依旧鼓舞着无数青年奋勇前进,自强不息,路上崎岖坎坷,经过十多分钟的路程后,志愿者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入了王克明老先生的家门。“您身体好吗?”随着志愿者的一声声问候,前辈为我们讲述了他抗战时期的故事,“唉!”老先生长叹一声,情绪开始慢慢激动。谈话中志愿者们了解到老先生已经93岁,父亲是从医的,从1937年12岁就开始当兵入伍,参加抗美援朝三年半,五十五年后才回家。“日本人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八路军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这是老先生这一生最忘不掉的一句话。随着情绪的再度激动,便拿出自己的相册和志愿者们说到,当时的情况没有粮食,自己的小妹也去当了文务兵,自己只读了五年零三个月的书,在1953年7月13日到7月27日打了朝鲜最后一仗。平时喜欢唱歌跳舞,说罢,便唱起红歌,点赞的大拇指早已竖到老人面前。更令我们感到敬佩的是王克明前辈自己写的七万多字的书籍《我的一生》,书籍记录了王克明老先生的从兵一生的故事。

【三下乡】致力文明兴教育 薪火不变万年传——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兴村梦
听过去的故事

【三下乡】致力文明兴教育 薪火不变万年传——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兴村梦
爷爷
 我向您致敬

【三下乡】致力文明兴教育 薪火不变万年传——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兴村梦
您唱
我们来听

跟王老前辈告别后,志愿者们来到曹尚治老人的家里,刚一进门,老人远远望着志愿者们,即使自己一把95岁的年纪,仍然显得健康,硬朗。志愿者们扶着老人坐下,老人硬是站着,“不用不用,我能站,你看,我能站的起来,我身体健康得很”,虽然话语不清晰,但老人倔强的脾气让志愿者们敬佩,折服。老人也向我们讲了很多战争的故事,他告诉志愿者们,七十多年来,一直忠于共产党,初心未变。在2015年9月3日大阅兵还被习近平邀请前去北京。志愿者向老人致敬,曹老先生向志愿者伸出大拇指。临走之时,老人硬要拄着拐杖到门口送我们,一味的回头一味的再见,介于当年的暮暮在历,老人为志愿者们留下了忠告:“人生有很多条路,千万不要贪图发财,不要走错路。在村子里,大晚上女孩不要一个人出去,会危险的”,曹尚治老人边说着边用自己苍老的手比划在自己的脖子上,稀稀话语,句句经典,字字感恩。

【三下乡】致力文明兴教育 薪火不变万年传——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兴村梦
荣誉徽章
您们的骄傲

【三下乡】致力文明兴教育 薪火不变万年传——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兴村梦
爷爷真棒

【三下乡】致力文明兴教育 薪火不变万年传——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兴村梦
公益在路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前辈们用生命和热血来保卫国家,而我们这一代人必须秉承先辈遗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从不是说说而已,期望每一位青年,心怀民族使命,不惧困难,勇于攀登,为中华民族矗立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不息。

“老人们的故事使我们意犹未尽,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震撼着我们,一群群鲜活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他们的精神深深刻烙在我们心中。前辈身上的勋章和身后的毛主席塑像也在时刻激励着我们”。

——志愿者秦佳乐

【三下乡】致力文明兴教育 薪火不变万年传——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兴村梦
送别

【三下乡】致力文明兴教育 薪火不变万年传——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兴村梦
初心不变

(作者:郭晓珂 摄影:闫卓婷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