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焦点

完满焦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完满焦点 > 正文

北京地铁四号线留下信院学子印迹——艺术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朱宇轩访谈实录

发布时间:2018-09-07阅读数:

9月3日,我校艺术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1606朱宇轩同学设计“95公益周”宣传广告正式投放至北京地铁四号线,后续,包括“99公益日”等系列公益宣传品也将陆续在北京商圈、地铁、电影院投放

北京地铁四号线留下信院学子印迹——艺术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朱宇轩访谈实录

“95公益周”宣传广告

2016年朱宇轩加入我校学生科技联合会,在学生会渐渐喜欢上这些“硬技术”,我校“2017 无边”第五届校园摇滚音乐节专题网站、信院官网导航网页等都出自于朱宇轩,而背着的相机、飞行的无人机都记录了他的点滴成长。

一次偶然的机遇,他参与了艺术传媒学院“农谷+乡”农村金融教育调研活动。活动后,他将自己拍摄的视频素材剪辑制作成视频,上线一天视频播放量就突破一万,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并被企业官方转发推广,初露锋芒。

北京地铁四号线留下信院学子印迹——艺术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朱宇轩访谈实录
工作中的朱宇轩

朱宇轩同学的部分荣誉:

2017年7月荣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2017年7月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农村金融教育大学生志愿者实践活动并拍摄制作了《农谷+乡》纪录片,并被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官方转发推广;

2017年12月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活动,荣获一星级志愿者称号 并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志愿者探访活动,并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拍摄制作了善行100探访视频;

2018年5月参加中国高校新闻扶持计划山西省一等奖及二等奖;

2018年与我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赵铁山书艺》 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山西纪录片一等奖、太谷县非遗文创设计大赛二等奖

9月4日,团学信息中心的记者们在杏花书院对朱宇轩学长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采访。

记者:对于登上北京地铁四号线的这个设计,你认为是源于灵感的迸发还是日常生活的累积?

朱宇轩:累积多一点,而灵感也占一小部分。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我认为对于设计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我的专业是环境设计,所以设计是我专业的一部分,但是科联提供了让我足够发挥的平台,让我在日常的工作中去积累经验,借此,感谢科联!

记者:当你完成设计作品时,有些细节你是精心设计的成果,但是因为某些因素要求你去掉这个细节,你会怎么办?

朱宇轩:我觉得用心设计的想法非常重要,但如果一个作品谁都满意,那就说明这个作品很普通,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好的设计肯定会有人不接受,遇到这种问题,我通常选择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解释,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然后再看下一步怎么办。

记者:你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瓶颈吗,最后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又是什么促使你坚持下来?

朱宇轩:瓶颈是一定会有的,但我对待每件事情都奉行一个理念: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所以我每次都是进行不断尝试,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到最后总会突破瓶颈期。在设计的那段时间,晚上加班是常有的事,辛苦又难熬,但想想自己付出的这一切必将有所收获,又坚持下去的动力

记者你认为你现在的成绩和你平时的工作有关系吗

朱宇轩 :通过大大小小的活动,我对于设计有了新的认知,比如我学到了一个规范的设计流程以前学校的活动就没有太多的流程,留给我的设计空间很大;而校外的活动审核方,需要经过层层严格把关留给的修改时间较,商业层面的字体或图片又有版权,所以只能尽量把简单的字体融入画面,整个过程难度其实挺大但是整个过程教会我们的东西却很多。

北京地铁四号线留下信院学子印迹——艺术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朱宇轩访谈实录

北京地铁四号线留下信院学子印迹——艺术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朱宇轩访谈实录
校媒人民很行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朱宇轩总是面带微笑。其实他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过对前路的迷茫,但所不一样的是,他教会了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学会热爱,明白坚持。成功源于热爱,这是我们从朱宇轩身上看到的,而精心雕琢的过程,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团学信息中心 摄影:团学信息中心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