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尽优美的旋律、高潮流畅的现场、精心编排的表演,以一种纯粹,不加修饰的和谐将音乐和人性结合,这便是音乐剧的独特。艺术实践是我校完满教育四大模块之一,经过艺术教育中心全体成员的努力,艺术教育中心的杜玥潼老师和大学生艺术团的何鑫同学通过了国际培训班的选拔,于8月5日——20日,代表我校参加伦敦大学金史密斯为期两周的2018年度音乐剧夏令营。
在两周的交流学习中,英国的老师分别围绕声乐课、舞蹈课、表演课训练、观看音乐剧及音乐剧演员模拟面试对学员展开培训,全面发展,解放天性,不拘泥于一个角色,最后通过两天的紧张排练在爱丁堡剧院汇报演出。
在本次学习的结束后,大学生艺术团对老师和同学进行一个小型采访,我们来期待本次采访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记者:到达伦敦大学以后,相信杜老师马上投入了紧张的课程学习中,那么杜老师在这两周印象最深的一次演出是什么呢?
杜玥潼老师:印象最深的一次表演是最后的汇报演出,在及其短的时间内,高强度排练,两天的时间排完整个演出内容,包括舞蹈、声乐以及表演相融合,以一个专业音乐剧演员要求自己,做到唱跳演为一体,快速进入角色,这紧张高强度的排练让我记忆深刻。
记者:何鑫同学以前也在学校参加过音乐剧演出,这次去英国演出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呢?
何鑫:作为这次出国学习音乐剧的学生,我感到十分荣幸。通过这几天忙碌有序的学习交流,英国的老师们用两天时间编排了串联音乐剧演出,这也是所有人效率最高、收获颇丰的一次排练。
记者:作为非专业人员,听到这些特别激动,自己都想去试一试了,何鑫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串联音乐剧吗?
何鑫:其实串联音乐剧只是我给这次演出起的名字,因为演出的不是一部完整的音乐剧,是有很多音乐剧的歌曲舞蹈片段组成,然后形成的一部音乐剧,所以我把它简称为串联音乐剧。串联音乐剧的排练能让我们在一部音乐剧内体会和表达不一样的角色,短时间内的人物性格及表演、演唱方式的转变都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挑战,也很受益。

记者:看来西方的表演体系确实与我们有一些不同,相信两位在英国的两周也感受到了中西方音乐剧及文化上的差异,简单分享一下这种差异吧?
杜玥潼老师:西方音乐剧在内容的选择上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擅于通过个性的宣扬和描写,使广大群众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震撼的效果。中国的音乐剧所面临的是广大中国观众,而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一定是有着浓浓“中国味”的作品。
何鑫:我们在伦敦西区观看到了几部非常棒的音乐剧作品,其中令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wicked》和《42st》,这两部音乐剧的风格大不相同,前者是伦敦西区所注重内容故事情节的音乐剧,而后者则偏向于美国百老汇形式,就如人们谈及音乐剧所想象的那种舞台华丽,服装精美的大型音乐剧。这两部音乐剧带给我共同的感受就是舞美效果很棒,演员都很厉害。他们把音乐剧作为自己毕生的热爱,其精神可嘉。国内的音乐剧还没有这么发展靠前,所以我能去体会到西方的文化还是感到十分荣幸,我会将我在伦敦学习到的东西带入到我们以后的排练中,多鼓励同学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最好,给同学们讲一讲伦敦西区的音乐剧,让他们也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音乐剧。
记者:最后我们想问两位在这次交流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杜玥潼老师:这次去伦敦经过表演老师的答疑,我才清楚了其实音乐剧用的是布莱希特的表演体系,其特点就是以张力、表现力为主。这也让我在专业上有所提升,在以后的教学和排练中也知道该如何改进,如何提高学校音乐剧的水平。对于我来说,如何找到各技巧点的突破口并进行细致拆解,将唱、跳、演融会贯通后呈现一个完整的音乐剧作品,是课程过后最大的收获。
何鑫:我们刚开始就收到了老师们为我们精心挑选的音乐剧曲目,每个人的都不一样,学唱之前让我们自行了解曲谱来源于哪里、内容是什么,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主角,应该用什么心情去歌唱,用什么肢体动作去表达。比如我的歌讲述的就是一个傻女孩失恋却又想安静分手的心情,在演唱中,老师告诉我,失恋的女孩声音应该放柔和,而不是像唱歌一样激昂。慢慢地我找到了感觉。可以说老师的指点很有效,非常感谢老师的帮助,让我对音乐剧曲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去英国参加为期两周的培训,不仅是对整个艺术教育中心音乐剧水平的提升,相信通过杜老师及何鑫同学日后对大学生艺术团的培训,也是整个学校音乐剧欣赏和表演的一个提升,大学生艺术团将在此基础上,加大推广音乐剧的力度,提升学生参与感,做好我校艺术实践活动的领头羊,为我校完满实践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