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焦点

完满焦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完满焦点 > 正文

我校17名师生赴太原参加首届山西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获奖颁奖仪式暨项目培训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18-11-05阅读数:

日前,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入围名单公布,为对标全国先进,为山西省参加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交会奠定良好基础,11月2日-3日,首届山西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获奖颁奖仪式暨项目培训交流活动在山西地质博物馆报告厅举行我校团委、各院系、书院公益模块指导教师,以及参与首届山西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各项目的负责人、各院系青协学生干部等17人参加。

我校17名师生赴太原参加首届山西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获奖颁奖仪式暨项目培训交流活动

本次培训邀请山西医科大学王志中教授、姚尚满教授,以及上海财经大学刘志阳教授就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流程规则、公益项目申请书撰写等进行介绍,来自全省十几所高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共计300余位青年志愿者参加培训。此外,现场还举行了首届山西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获奖项目颁奖仪式及项目展示交流。我校入围大赛金奖及银奖的“丢书包计划”——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以及爱心部落·公益超市两个项目作为代表在展示区进行交流。

我校17名师生赴太原参加首届山西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获奖颁奖仪式暨项目培训交流活动

本次培训为我校公益服务模块相关师生提供了学习平台,通过培训,我校师生对学校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以及志愿服务项目管理有了深入了解及思考,为推进我校青年志愿服务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有利于打造一批规模化、制度化、操作性强、服务深入的志愿服务项目,促进我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我校17名师生赴太原参加首届山西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获奖颁奖仪式暨项目培训交流活动

学习心得分享:

自我实践和经验学习是人生进步的两大法宝,其中,经验学习更是可以让一个人快速获得成长的途径。以往做志愿服务项目,我们更重视阵地的开拓和实际行动,而通过本次学习,我感受到前期调研和项目要点整合对一个项目提升的重要作用。将商业画布图引入公益项目、运用smart法则制定目标、有效管理投入产出提升项目效率……在三位教授的经验中,知识的有益借鉴和触类旁通让人耳目一新,在可操作经验的指导下,我们对正在运行的项目有了新的思路,我想这就是开眼看世界的魅力和价值。

——校团委公益模块指导教师 王 倩

这次山西志愿者项目交流会令我受益匪浅,通过此次学习我有四点体会与认识。一、一个好的志愿项目首先应该具备一个好的切入点,项目切入点要立足于生活。二、ppt的展示也至关重要,拥有了好的选题后怎么把它展示给大家,需要注意从“背景少讲、配合讲解、尽可能为大家呈现更多的信息量,突出重点”才是正确的。三、在进行答辩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一定要通过前期、后期的数据统计、调研做到数据真实,答辩自信。四、多交流、多学,志愿服务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他需要千千万万的力量汇聚到一起才能焕发它的光彩。最后我衷心希望,以后有机会参加社会各类志愿项目交流、志愿服务活动,在学习的同时,为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一份贡献。

——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公益指导教师 秦 玮

通过两天在首届山西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项目展示暨项目培训交流活动上的学习,在听了三位教授的讲座后,让自己对公益项目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未来参加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幻灯片制作、宣传页设计、视频拍摄以及现场答辩注意事项等环节。同时,通过与各支队伍的交流,也让自己了解到了其他组织和高校正在做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为自己未来更好的策划和指导公益项目提供了参考。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设计出更加有创新性、符合高校实际和可持续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相信在各位志愿者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志愿服务项目将会越来越好,我校的公益服务工作也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公益指导教师 王义川

结合我们外语系“光源计划”项目,我有了很大的启发:是否可以搭建网上志愿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得眼科名医与盲胞患者直面交流,下一步积极联手眼科医院、视力矫正康复中心做一些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是否可以缩小服务对象的范围,有针对性的发展一项具体的志愿项目;是否可以重新制定策划案,重新确定服务群体,重新确定目标,不要太宽泛;并且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来重新包装我系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两天的学习收获很多,还得重新梳理以积极改善现有我系志愿服务项目的不足。

——外国语言文学系公益指导教师 杜素鹏

本次培训的内容着重围绕志愿服务项目的规划与运营、策划构思、品牌包装打造等方面展开。在这短短的一天半之中,通过专家老师们的培训,让我拓宽了对公益二字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学到了公益不再简简单单是帮助别人,眼下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通过将有效的资源整合从而展开特定的可持续性帮扶,将公益项目化,形成一定体系才可以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我带着高校普遍存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类现象,也就是人员流动性强、资源利用率不高、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在本次培训中寻找答案,结果令我收获颇丰。日后,我也将积极创新公益方法,将其朝着更加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副主席 郭雅雯

此次交流培训会是一次推动我校青年志愿服务的项目化运行,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的难得机会。在一天半的交流培训中,三位教授就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流程规则、公益项目申请书撰写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整场授课多以实例为依托,穿插了理论讲解,讲解透彻、简单、易懂。让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志愿服务项目的意义所在,志愿服务项目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出项目,要做到遵循“精准”、“创新”、“需求”、“逻辑”、“合理”、“温度”的要求,即一份志愿服务项目申报书要有精准的目标和计划,有创新点,能明确服务对象、资助方和团队的需求,在项目概述、目标、成果、资金使用等方面要有清晰的逻辑思路,有合理的成员管理制度及服务方法,能够真正在广大群众中运行的项目才是被大家认可的项目。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副主席 郭 宇

三位资深教授,三场公益讲座,收获颇丰。深层的志愿理解,新颖的项目选题,不同的公益思路,或许这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志愿服务内容。通过这次讲座,我对于志愿服务又有了深层了解,对于“丢书包”项目而言,我认为现今项目依旧依托传统的项目,只限于线下的课后辅导,而对于线上的互联网方面仍然没有较为完善的体制,刘志阳教授提出的项目运营这方面,此项目有很大的缺陷,教授提出的“项目产出和公益项目画布图”是较为新奇的观点,可利用于“丢书包”项目,我们应该明确了解这个项目所解决的社会问题、以及我们的目标客户,他们的需求及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这是我们应该提前了解的内容。同时,我们需要建立对“丢书包”项目的治理体制,使项目达到最好的效果。

丢书包计划——关爱农民工子女项目负责人 石文静

志愿活动需要项目化运行,在独立组织活动期间,前期需要提供需求评估,作为问题导向,后期进行评估监管,与相关另一方进行合作资源整合。通过这些方法保证活动的可持续性,使活动达到良好效果。我认为对“爱心部落·公益超市”来说,项目活动要紧扣主题,明确主题内容,然后对主题进行细化,在相关主题下进行一系列子活动。同时我们应该明白受助者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什么。还要在团队中建立一个良好的治理体制,保证项目的有效运行。

——爱心部落·公益超市项目负责人 邢 也

通过此次培训,我明白了,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最应该思考清楚的是服务对象最想要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以及有什么别人提供不了但我们却能提供的,即我们同他人的差异性。同时,对服务对象进行精准画像,建立志愿者数据库,对每一个志愿者掌握的技能进行记录,也是在志愿服务规范化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不同的比赛重点不同,志愿服务大赛应该更多考虑社会创新、参与度;公益创业大赛应更多考虑商业模式创新和项目效益;示范创建项目应多考虑社会影响力和专业性。

——光源计划项目负责人 尉 瑞

一天半不是很长但是很精很浓,让我重新对公益服务项目有了更多新的认识并且更加的对以往参加项目服务比赛得到了许多的经验传授和技巧,开拓了我最近一直处于瓶颈期的对项目的的想法!特别是还学习到了路演阐述项目的一个小技巧。这几天我深信一句话,是主动走出去,你会得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脑袋里固化的老东西一天半都重新给他们穿了件衣服,希望下次还有这样的机会。

——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 李宗锴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姚尚满老师为我们进行了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参赛分享,在老师的经验分享中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如参与决赛路演是最重要的部分需要我们提前演练,熟悉各个部分,在突发意外情况下还可以有条理的进行讲述,在路演时背景讲解最多用十五秒的时间不需要在这个部分讲述很久等关于参加决赛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姚尚满老师的分享是我们收获良多也为我们以后的志愿服务项目参与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此次学习,我们收获良多,为今后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比赛提供了很多建议与方法。

——淬炼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李欣颐

本次项目交流活动,在众多参赛的项目中,发现了很多有创新性的作品,也在老师们的讲解之下认识到了自己项目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中,姚尚满教授的讲座领我受益良多,他将自己团队在国赛中的获奖经验与我们分享,包括大赛的概况、评审细则的解读,以及PPT的制作技巧等,他尤其强调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还有王志中教授对于志愿服务项目规划与运营的讲解,详细解读了志愿服务项目化的目的与管理的要素,意识到了我们与这些获得国奖项目之间存在的差距。

——食品与环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王 淼

公益项目和志愿项目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做的公益项目要从社会效益出发,从服务特定人群中解决特定问题。依托全媒体平台,通过信息化助力的手段解决社会痛点问题。一个好的公益项目要有一个健全的项目服务团队,不管是通过传帮带还是依靠制度规范治理团队,都需要有可产出效益的人在里面,来创造更大的价值。传统的公益项目不是主流,要创新,要关注别人没有关注的,发掘出好的项目并对其包装。公益项目申请书中一定要做足调研,数目量化并通过影响力来表现出来。

——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侯 敏

此次培训让我了解到如今的志愿服务行动是全社会都在共同关注的一种行为,志愿服务领域也由此变得更加广泛。而开发新的公益项目首先要明确此项目的成果,了解受益人的真正需求,在实施过程中也要重视项目规范化管理,制度健全、岗位明确、资源整合有效等措施有利于志愿服务项目长久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公益服务应同时兼顾“走心”与“创新”,与互联网相结合,依托媒体传播公益,打造浓厚的志愿氛围,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原嘉君

在老师的讲解中,志愿服务可以在社会的支持下,由志愿服务转换为公益创业,这是一条可以进行探索的新道路。我们在自身的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共同驱使下,走上了志愿服务这条道路,用课余时间,尽力发光发热。而在培训中,专家讲师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依托更广阔的平台做更专业的志愿服务,任何事情做起来都不难,难的是专业,而我将为此努力。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杨奇川

(作者: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