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破思维桎梏,不断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10月28日14:00,三达书院名誉院长白郎老师于意空间开展院长有约系列活动,以“非虚构写作”为主题,与在场师生近距离交流,共同探索非虚构创作的不二法门。

身处快节奏时代,大多数人的思维也受到束缚。白郎老师提出要与历史共振、与现实结合,领悟“妙者微之极也”的内涵,为同学们提供多种创作方法及构思。白老师提到:改变创新的本质在于“人”,书院核心领导力也应与为学生服务挂钩。诚如白老师所言:“创作最能做到独具一格的方法就是剑指偏锋、中心爆破。”一篇优秀的稿件往往需要沉心静气,认真思索,发掘充满新意的新闻写作角度。

“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白郎老师提到:以撰写新闻稿为例,开篇的精彩亮点,最能吸引眼球,引人入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建议同学们广泛阅读、注重积累,并为学生推荐了一些绝妙佳作,如龙应台的《领导人》、野夫的《乡关何处》以及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等,逐步引导学生发掘著作中所蕴含着的不同韵律,及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音乐性。

在与白郎老师的互动交流中,同学们对于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有了新的审视和思考,懂得借力、变通、借鉴都是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参与者赵子悦同学表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在实践中进行加工和表达。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所负责的稿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找到了恰当的解决方法,突破了自己在写稿方面的瓶颈。希望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中做到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深入发掘活动的亮点及内涵,更好地为书院发声。”


“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的传递。”交流是渗透于理性而外发于情感的载体,无论何时,都能感受到古朴苍拙的原始生命的律动,而现实中的交流更是打破网络交流桎梏的必经之路。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可以在三达书院提供的多元化平台,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在每一次活动中看到独一无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