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达书院名誉院长白郎老师于图书馆小礼堂开展院长有约系列活动。带领同学们领略异国建筑风貌,一探中日文化交流对日本传统建筑的影响,进而帮助同学们树立文化自信。


徜徉在日本镰仓、京都、奈良等地的古迹中,感受着遥远的传统建筑气息。日本传统建筑斗拱、架构、造型中体现的浓厚的中国唐代文化印记让人印象深刻。白老师以“中日建筑的差异化表现有哪些?”与同学们进行思想联动,进一步向同学们阐释唐朝作为中国历代较为开放的朝代,对外交流密切,依靠强力的文化单向输出使日本在建筑文化方面深受中国影响。日本建筑在汲取唐代建筑特征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推陈出新,由此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风格。说到这,白老师讲到:“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有这种推陈出新的精神,向优秀的人学习,能帮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而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思索,不断进步则能帮助你超越巨人。”

博古观今,领略日本古建筑的魅力,惊叹于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同时,在漫长的岁月中,如何保护传统建筑是白老师向同学们抛出的第二个问题。白老师指出:“社会迅速发展使得新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与传统古建筑之间矛盾日益加剧。古建筑中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情怀,因此更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探索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道路。除了要加强外界对古建筑的保护体系,也需要古建筑以‘活态传承’的方式自觉主动地适应现代社会。”

高深的思想与精辟的语言应当是互为表里,相映成趣。同学们积极与白老师互动,踊跃参与问题讨论,从中日建筑差别到两国文化交流,白老师一一作出详细解答,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与智者同行,必会有不同凡响的思想提升。这场活动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打开了同学们看待问题地视角,也让同学们对中国悠久而灿烂的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参与者景虹菊表示:“通过这次与白老师的交流,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美,以及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为我们祖先曾创造出如此精湛的建筑品而自豪。同时,不断激励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丰盈大脑里的知识,要多汲取知识,将祖先的创新思维运用到实际中,努力达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为书院发展献言献策,在书院家文化氛围中,与书院齐进步。”


建筑是活着的历史,也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当下时代快速变迁,创新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但是创新绝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是需要立足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沉淀自身。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愿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活动,提升眼界、开拓思路,学会从全球文化交流的视角看待问题,为成为具备全球观的优秀商科人才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