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中国女排》发布的预告中,有一句台词这样写道:“下意识的训练是怎么来的?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是千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晋中信息学院第九届“至强杯”排球比赛中,经济与管理学院荣获男女排双冠,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队员们辛苦的训练以及坚定的信念。11月3日,晓绾有幸邀请到女排冠军战个人得分14分的最佳球员范钰婧同学,男排决赛个人得分21分的最佳球员姜晓文同学,对他们进行了采访。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内心想法吧!



晓绾:“首先,先恭喜学长学姐获得了第九届至强杯甲组冠军,能分享一下当时夺冠的心情吗?”
晓文:“我当时是比较惊喜的,大家在比赛中稳住了心态赢得胜利。也借此机会向为我们加油的同学表示深深感谢。”
钰婧:“虽然距离比赛已经过去了几天,但现在回想起来内心依然感到激动。女排从小组赛一路走到决赛,真正感觉到了取得胜利来之不易。”
晓绾:“你们都是排球队资历非常深的老队员,想了解一下当初是什么原因让你们选择了排球这项运动呢?”
晓文:“用两个字总结来说就是热爱。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我来说喜欢的东西要做就要做到更好。”
钰婧:“小时候有接触过,但在大学才接受了系统的训练。从刚开始‘玩’的过程中,找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体会到了一份不一样的快乐。”
晓绾:“平时的训练有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呢,在遇到问题时有想过放弃吗?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训练中的一些特别的故事。”
晓文:“在所有的这些训练项目中力量训练是最令人头痛的一个项目。无数次折返跑的训练容易让我产生厌烦心理,每当这时看到队友们同自己一样经历着这些折磨,就会觉得好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内心的逆反心理就不会像刚开始的那样强烈。但重要的还是要调整心态,告诉自己坚持下去就会有进步。”
钰婧:“训练时候总会受伤,队友们的手经常青一块紫一块,让人触目惊心,但是大家都在咬牙坚持。正因为有队友们的支持与鼓励,我才能一直坚持下去。瓶颈期后会是更好的自己。”



晓绾:“我注意到咱们的女排在和淬炼•国际商学院以及男排在小组赛中和艺术传媒学院,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都打的很焦灼,想问一下在这几场比赛中,有什么让你们觉得很棘手的问题,你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晓文:“棘手的问题,就是心态!就像考试后看成绩单一样,但是比赛是一个实时成绩单,在比赛中看到比分有相差会急于追平比分,往往这个时候队友们打球节奏就会被迫打乱,技术动作很难发挥,更加容易丢分。在出现这种情况下,场外的技术指导和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钰婧:“队友们的技术和心态问题。但是由于在比赛过程中队员们全程倾尽全力,她们比赛时来不及思考,靠的都是平常训练时的肌肉记忆,凭自己的第一反应做出相应的接球动作。对我们来说虽然有棘手的问题,但是有问题去改正,就是最好的我们。”
晓绾:“排球在你们生活和学习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排球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晓文:“排球对我来说是‘基石’,也可以说是一粒种子,慢慢地成长发芽,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排球中学会的坚持,也会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遇到困难时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钰婧:“排球是我大学四年的必需品。它成为了一项让我长期坚持下来的运动,正是因为未来的不确定,现在的我可能更需要它。”
晓绾:“在中国体育日益强大的今天,女排精神始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并以不同方式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同样作为排球运动员的你们,是否从女排精神中汲取了力量,可以分享一下吗?”
晓文:“我想说的是哨不吹响,球不落地,比赛就没有结束。尽管知道球已经救不回来,但还是要做出救球的动作,人生是要不断拼搏的,即使已经知道不可能,但在前进道路上我永不认输。”
钰婧:“首先是感动吧,在电影《中国女排》训练的场景中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同电影中的队员一样每天进行着训练,她们的精神也在激励着我们,让我不断进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沉着冷静,发出一个精准稳重的上手球;迸发激情,奉献一出无法阻挡的扣杀;瞄准时机,完成一次精彩绝伦的拦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次近距离的交谈,带我们再次回顾了“至强杯”赛场上的热血沸腾,也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运动员日常训练的辛苦。在这里祝愿姜晓文和范钰婧同学在之后的比赛中超越自我,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为经济与管理学院争夺更多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