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随着国际数学日的到来,3月16日19:00,三达书院邀请数理教学部白雪婷老师于线上开展星空大讲堂系列活动,带领同学们走进基础数学,揭开超越数的神秘面纱。

“数”是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表现世界的一种方法,“数”跟随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不断进化。从自然数、整数、到有理数、再到超越数……而对于超越数,著名数学家欧拉曾这样定义:“超越数是不能作为有理系数多项式方程的根的数,它们超越代数方法所及的范围之外”。然而,这样一个晦涩难懂的定义显然不能让同学们明白到底什么是超越数。因此,活动伊始,白老师便从《朗读者》的短片中入手,通过介绍研究超越数的两位数学家,让大家对超越数有了基本的认识与定义,同时,这也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π”是无理数,也是超越数,这是不是就说明无理数就是超越数?白老师耐心解答道:“其实并不是。这就回到了超越数的定义,超越数是不能作为有理系数多项式方程的根的数,显然‘π’不是有理系数多项式方程的根。”或许,你觉得数学只是课堂上的一门学科,又或者你觉得超越数离你很遥远,但殊不知,生活处处是学问。随后,白老师为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超越数的来源、定义及常见形式的理解,列举了许多贴近生活的事例,带领同学们从生活实际中领略超越数的独特魅力。

随着白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同学们纷纷畅所欲言,热情分享自己的答题思路与方法,线上公屏一片“火热”。柯朗尼克曾说:“上帝创造了自然数,其他一切都是人造的。”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偏激,但实则不无道理。我们从0、1、2、3……开始认识数学,又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中,不断懂得更多,一直到代数方程运算,我们逐渐发现虽然知识越学越多,但自己却也越来越“无知”。数学,这门学科似乎是一个无尽的黑洞,充满魅力。也许当下,数学对我们的价值更多是加减乘除的简单运算,钟表上的时间刻度。人们不需要数学公式指导生活,毕竟数学的抽象性阻断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想象。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数学,是破译未来的钥匙,因为在回顾历史时,我们总会发现,大国崛起,必然伴随着基础学科的崛起。不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的崛起,还是二战后美国的迅猛发展,我们都可以找到数学绽放光彩的身影,而当下随着“硬科技”落地,智能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更需要基础数学理论的支撑。我们作为信息产业时代背景下的青年,肩负着祖国的使命,立志为社会发展进步奉献自己的点点微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好数学,只有颠覆对数学的刻板印象,打牢基础数学的根基,我们才能勇攀科技高峰,在人工智能的领域中不断推陈出新。

正如西方学者所言:“学习数学是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正如文学诱导人们地情感与了解一样,数学则启发人们地想象与推理。”想象与推理的过程便是不断创造的过程。数学如诗,境界为上。本次活动的开展,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探索的同时,也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边界以及知识深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思维与创造所产生的神奇力量。未来,三达书院也将继续拓展双院融合的意义,与数理教学部梦幻联动,发掘数学的魅力,让数学不再是一座孤岛。同时,不断锤炼学生核心领导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变通的新思维,培育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应用型、复合型商科人才。



学生感悟:
“人有一种能力叫潜能,发挥着人的超常遐想。通过参与本期活动,让我认识到:如果我们努力在知识的宇宙中探索寻求,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摸索并挖掘自身的潜能,那么我们就有更多机会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艺术传媒学院视觉2102班 邱晓婷
“在我的印象中,数学是枯燥无味、复杂难懂的。但通过参加本期“星空大讲堂”活动,让我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白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独特的解题思路,激发起了我对数学的兴趣,让我感觉数学像浩瀚宇宙一般,耐人寻味,神秘莫测。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数学,挖掘数学的奥秘。”
——艺术传媒学院视觉2101班 张珂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