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阳春三月,和风吹拂,春雨滋润,鸟语花香。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月如期而至,学校里再度掀起了一股股“学雷锋”热潮。为寻找身边思想品德优秀、志愿服务工作优秀的先进个人,特别是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参与、表现突出的学生志愿者,校团委、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特别推出“我身边的雷锋”榜样行动活动。据统计,全校共收集到66篇事迹,经学院(书院)推荐、评委打分、团委复核等环节,最终遴选出12篇事迹予以宣传报道。
蔡宇璇 淬炼商学院 太行书院
志愿服务源于心 献出爱心在于行

“3月4日,晋中市太谷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疫情捐赠——来自晋中信息学院共青团员蔡宇璇的1650元捐款。而这笔捐款,是她去年领到的国家助学金。”
我是会计2105班的蔡宇璇,大学期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了圆自己的军旅梦,保留学籍,参军服役两年,于2021年回学校继续学业深造。
2022年1月22日上午,我在参与“暖冬行动”春运志愿服务时,一对年迈,蹒跚前进的老年人出现,其中一位老人询问我是否可以帮忙送另一位老人进站台,我马上去帮忙送到站口点。看着两位老人离去的背影,他们之间的情谊让我很感动。同月24日,在值勤时,我遇到了一位手机丢失且急着赶飞机的女士,我迅速做出判断并带她到地下一层的公安部调取了监控,帮助她寻找自己的手机。第二天,在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我看到连忙上去询问,得知这位老人家要去二楼坐高铁,于是我一路将他送到安检口,他向我敬礼,我同样回给他。我认为能够在春运中为返乡旅客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也是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应有的担当。


近日太谷疫情反复,学校发布抗疫号召,我主动报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想要回报党和国家,为太谷尽自己的一份力。当迷彩绿撞上小红衣,改变的是身份。对我来说,不变的,永远是那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郝昊 淬炼商学院 太行书院
不必光芒万丈 始终温暖有光

《遇风而来,只为你》——“一起学习,希望同行”希望工程云助学支教故事
细风轻柔之间我悄悄滑落
沉入泥土的缝隙孕育生命
我的名字叫蒲公英
甜美的笑容,稚嫩的脸庞
跨过遥远的距离
只为这次相遇
朗朗的诵读,亲切的问候
越过你我之间的心桥
只为这次相伴
我依稀记得你的名字
我依然记得你的脸庞
我依旧记得你的温暖
怎得一字轻如许?
何时了却少年心
美哉,美哉。
晚风几时送归衣
跨过1064公里,从山西晋中到江西永修让我们相遇。遇见你们是一种幸运,陪伴你们是一种成长,这短短一个月十六节课的时间里,让我从一个世界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希望与光芒。紧闭双眸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是第一次通过网络的形式看到你们灿烂的笑脸,耳畔响起的是你们青春又爽朗的笑声。我是会计1901班的郝昊。2020年11月伴随着一份支教材料的成功申报打破了我平淡的大学生活,也开启了我与志愿服务的新旅程。2020年9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一次面向全国高校的“一起学习,希望同学”支教活动的征集海选。支教结束后我写了一篇有关本次支教活动的文章,被选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优秀推送文章。2021年我再次行动开启我与支教的第二年,改变的是支教的地点从江西到湖北,不变的是那份热忱,是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是不畏苦困的付出。用这短暂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2021年8月我参加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新年伊始,一夜之间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的学校进入紧急防控阶段,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必须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我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担当抗击疫情的志愿者,身着红马甲搬送防疫物资、分发防疫物品,穿上防护服配合医务工作者进行核酸检测,维持现场秩序、试管扫码等工作。我很感动也希望更多的同学可以加入我们,我也更加明白必须为他们树立榜样必须冲在第一线。其实我们并没有做什么只是坚守着一名学生干部的职责,践行者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希望我们与春天温暖相拥。
顾梓青 艺术传媒学院 箕城书院
漫天繁星 有我想成为的那道光

我是环设2004班的顾梓青。2021年1月疫情愈发严重,我在祁县人民医院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从早上8点至下午6点,每位受检人员给予我的配合与鼓励,时时刻刻温暖着我,让我坚持到底。
2021年7月,为加强小区消防安全,提升广大人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在抗疫的同时,不忘消防安全,消防人员对志愿者们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对大家进行详细讲解,增强了全体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2021年8月,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全面助力推进疫苗接种“清零”行动,在县团委号召下,我们进行摸排工作,逐门逐户询问,尽心尽力排查,秉持着疫情防控重任如山的信念,身为志愿者的我们毅然扛起昭馀大旗,在平凡的工作中演绎出青春风采。


2022年1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在村里进行卡口执勤,从严从紧守好“小门”,阻断疫情传播风险。花开花落,时光流转,每一次志愿路上我们履步不停,为更多的人送温暖,让钉子的精神守护心头不变的信仰,温暖的行动书写情怀,不改的真切火红青春激荡青春力量,若有需,召必回。
崔雯杰 淬炼商学院 太行书院
我是一名大学生更是一名志愿者

我是审计2002班的崔雯杰,是班级的公益委员。在大学的两年之间,做过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不一样的志愿,给予了我不同的感觉。2021年,在寒假期间,成为了一名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成为社区的学生队长。为期30余天,登记居民的个人信息成为辖区内居民的最后一道防线。累计时长达到200余小时。2021年的暑假,通过学校我报名了太原南站的暑运志愿者,累计时长达120小时,每天需要在岗6小时,为期20天。很荣幸作为票厅队长接受了太原市电视台的采访。随后又到小店区图书馆做了志愿者,累计时长60小时。


步入大学第二年,我参加了由省政府主办的第六届环保春晚,由于疫情的影响,本次表演变为了线上演出,加重了我们工作的负担。之后,我成为了“返家乡”的一员。我前往了小店街办的换届办公室,长达20余天的工作,我完成了电子版与纸质版的胶装、归档。累计时长142小时。作为第二批春运志愿者,我们经常来往于人工售票大厅和自助售票厅之间。第三批我选择了出站口,相对于一个比较危险,但又是重要的一个岗位。累计时长120小时。今年因为疫情我没有前往学校,滞留在了家中。随着疫情态势严峻,我自主报名了当地的志愿者。虽然目前的我无法像其他人一样那样伟大的进行着公益,只能在我周围,做着这样微小的公益。但我相信,温暖终将洒满大地。
齐艳斌 艺术传媒学院 杏花书院
公益永远有温度 我将一直在路上

我是环设1904班的齐艳斌,是乡村小学“金话筒”专项志愿服务队队长,也是杏花书院“三长”团队层长,更是一名光荣的青年志愿者。2019年10月2日—12月27日我参加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大型公益活动,每当周末我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校外劝募,在这期间我共筹集善款400元,给偏远山区的孩子送去温暖。同年11月4日学校组织献血之时,我也毅然决然参与其中,献血400ml。2022年疫情席卷我的家乡,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愿用青春力量守护一方土壤,用无悔初心筑起安全城墙,用逆行点亮战疫志愿红!一路走来让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与感动。2021年4月,我作为服务队长代表服务队参加了“益无边”青年公益赋能计划第五期培训班并顺利结业。五四青年先进评选上我获得了学校2020-2021学年优秀青年志愿者的称号,服务队项目也在第六届“益暖金谷”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优秀示范项目。


“哪里需要我,我就将去向哪里”。我愿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常驻我心,用我点滴的付出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
田文玲 食品与环境学院 杏花书院
要活成两种样子 发光和不发光

我是动医2102班的田文玲。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太谷被迫按下暂停键,我主动请缨,加入校园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这次校园疫情防控中“让我们来!”和“收到,收到,马上到,马上到……”成了我们志愿者每天频繁的聊天内容,从核酸检测(受检端)转变到核酸检测(工作端),从一名学子转变为校园里的“青春志愿红”,与我而言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自我在逐渐成长。身处信院的我们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穿着大白防护服,不畏防护服下流淌的汗水,久站的疲惫,面罩与口罩下的水汽,手套下泡浮的双手,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共抗疫情!


记得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因‘味’有你,中秋有爱”活动,我们给无法回家的同学们送去中秋的月饼,同时也为山区的孩子们征集到许多的文体用品和小礼物;“为爱开跑”的荧光夜跑也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用自己的步数为范村小学的孩子们带去温暖,一张张充满童真的笑脸,洋溢着青春与希望。这些都是志愿服务带给我的快乐与惊喜。志愿服务给了我这个大学生最好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通过志愿服务平台,我的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清纯透彻,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
服务无终点,奉献无终点。青春的列车一直向前驶去,我们不能选择停留,但我们可以播下志愿的种子,将志愿之花开遍大地。学习雷锋精神,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