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是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旗下重庆移通学院、晋中信息学院、泰山科技学院完满教育运行十周年、书院制改革五周年。作为一种理念,完满教育传递着探索创造的价值理想;作为一种平台,书院改革定义着饱满多元的教育场景。十年、五年,有太多经验、规律、方法、路径、得失,还有完满教育浸润下无数师生的感人故事、动人成长值得梳理和总结。十年来,晋中信息学院完满教育工作栉风沐雨、踏铁有痕,为更好记录、展现和提炼完满教育带给我校师生的改变与成长,从不同角度表达对完满教育十周年、书院五周年的祝福、祝愿和期待,特别开设“回响”专栏,分“回响·完满人物”、“回响·完满故事”、“回响·完满校友”三个系列,从不同视角记录信院师生在完满教育中的成长故事,让改变与感动印证丰硕饱满的十年。

完满十年、书院五年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将我拽回到大学时光,志愿服务、艺术实践这些词再次涌入脑海,我驻足回眸,与完满再次牵手,与书院再次相拥,独属于我们的一幕幕画面涌来,一声声回响在心间激荡。

我是靳海洋,是晋中信息学院无边书院2017届学生自治委员会成员之一。从2017年到2018年,我与书院双向奔赴,也见证了书院的建成和团队的成长。从书院,我们最终走向西部计划、科幻写作、学术科研等。我想说:书院,给了我不一样的大学。


那次意外的选择
2017年4月,学校启动书院制改革的消息让我开始憧憬着担负“大家长”角色的书院模样,期待着体验不同的校园生活。已是大三的我,毅然选择去书院,成为书院制改革的行动者。
所以,我们三五成群开始长达1年的借宿11号楼生活。我们从未来书院人的角度思索,从房间的容纳度、桌椅的舒适度、活动的参与感等一一摸索,那些纠结与反复,教会了我从无到有的关键也许就是拼搏和坚持。

那些光影下的烂漫
我的执着来自哪里?其实,就是情怀,对指导老师的信任,对学生服务的追求,对团队情感的不舍。
一间只有15平米的交流室,成为活动讨论、项目孵化的快乐场,写在我们脸上的除了开心就是担当。2018年9月,无边书院落成运行。接待第一批学生入内参观、第一场“学长来了”朋辈互动、第一期“声动无边”音乐专场——“打造自我发展和社会责任双平衡的无边人”,最初的那份磨砺让我见证了这句话的产生到践行,到影响未来的无边人。

那种植入心灵的书院性格
每个书院因领导力不同而性格各异。而我们从创立无边书院学长团,活动从十几人到上百人,场地从一间房到落地惠安小学,从无边人专属到各书院齐聚的“乌马河杯”社区运动节……我认为无边赋予的是我们一种超越、试错、信任的性格。
“海洋,又在书院加班通宵”、“你真有主见和想法”、“海洋,不爱哭了”……一切都是成长。

几年的书院生活、三下乡的所见所感、志愿服务的倾心奉献,让我想走向更大的舞台,用自己的力量影响那些不“完满”。2020年5月,我毅然选择西部计划,去基层感受人生百味,为西部发展做点滴贡献。2021年7月,我考入地方公务员,言语表达落落大方、工作事项井井有条,我想这都是无边书院给予我的最大财富。


五年难忘,完满,书院,这四个字镌刻在了多少人的大学里。书院生活改变了我,陪伴、坚韧塑造了我,西部计划、基层公务员,是我的选择,也是完满的必然。那个曾经稚嫩地谈着合作的女孩,现在已是敢闯敢拼的“女中豪杰”;曾经跌跌撞撞不知归途何处的赶路人,现在已是带着“完满”追求不懈前行的冲锋者。
书院的经历为我提供了多元的发展渠道、多圈层的体验交互,融合多变的资源累积。完满与书院,让我在充满未知的路上学会昂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