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期“青马工程”完满教育学生骨干培养计划致远班于4月完成各班级开班仪式,第一、二讲分别于4月22、24日顺利开展,两期主题讲座分别邀请了来自中青报校园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的相关专家学者为240名学员开启云端赋能。


4月22日14:00,中青报校园部资深记者毕若旭老师以“‘全鱼宴’怎样做出滋味:专题报道中的新媒体表达”为主题开启了本期“青马工程”致远班的第一讲。
毕老师指出,新媒体是能够对大众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因此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探讨新媒体艺术语言表达的相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毕老师从“换个方式,学会新式表达”、“纵观古今,寻找话题足迹”、“善用典故,拓展思维方式”三个角度入手,教会学员如何运用新媒体工具,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以高效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又利用四大名著中的雪夜上梁山,三顾茅庐等经典故事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创意宣传的精彩,也更清楚了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正确引领青年。

4月24日15:30,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主任杨凯老师以“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开展了本期“青马工程”致远班培训的第二讲。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杨凯老师分别从“喜迎二十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六点要求”以及“建功新时代”四个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历届会议主要内容,并带领学员们共同回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百年的峥嵘岁月,以此来鼓励学员们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奋勇向前。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经过两期讲座的学习后,致远班学员们收获满满,也都用心记录下了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他们定能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脚踏实地,保持热爱,敢于创新,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

毕老师总结了选题要点让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要如何进行新媒体创作。换个方式,学会新式表达,用新颖的方式去进行表达;纵观古今,寻找话题足迹;善用典故,打开你的脑洞;横向借力,万物为我所用;场景带入,营造深度体验;换个角度,格局瞬间打开;精细刻画,掰开揉碎说尽;提炼主题,共鸣点的聚合;虚实结合,打破次元壁垒等,这些方法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骨干二班 师 蕊
新媒体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我们拥有更多的资源,更有向上的空间。在毕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综合掌握信息包括背景了解,历史沿革等,并要在综合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因此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我们应该做更多的准备,善用新媒体技术,用创新的思路、方法引导青年学子。
——骨干四班 陈翰研
杨凯老师在最后送给我们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同时不能光去想,光去规划,关键是要去做,去实践。”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青年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光,希望我们都可以在最美丽的时光做最有意义的事。
——骨干三班 谭 健
以爱国之本心,绘就“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的“青春底色”。只有每个青年都心怀大我、至诚报国,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才能积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进入新时代,唯愿每一个青年都沐浴青春之朝气,焕发青春之荣光,为中华民族穿越风雨、走向未来提供涌流不竭的青春力量。
——骨干六班 张雅丽
通过杨凯老师的悉心讲解,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以严格标准来要求自己,上好成长的“必修课”。今后我将以更高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不断学习思考,扎实做好自我提升,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骨干七班 刘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