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用在志愿者服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志愿者进行彼此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发布消息和对外宣传的最佳渠道。新媒体的运用让志愿服务的质量、吸引社会关注、宣传志愿服务精神等方面发挥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4月29日,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公益赋能专项志愿者服务队于线上腾讯会议顺利举行“益无边”公益赋能计划第七期第四讲,本次课程以“以媒体视角深化志愿精神传递”为主题展开培训。


此次课程邀请到团委(完满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董世杰老师为我们讲述。董世杰老师以媒体的角度来讲述志愿服务,与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另类”的沟通与交流,从“什么是媒体”,到“如何通过新媒体有效宣传志愿服务”展开详细阐述,并举例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新媒体软件。

董世杰老师以四大媒体的利弊为引,为同学们介绍了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技术和传播方式,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从传播模式而论,是指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指出志愿者可以通过新媒体来传播志愿精神,促进志愿者交流,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引起更多人关注,影响更多人加入,弘扬社会正气,凝聚志愿力量。


随后董世杰老师重点讲解了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志愿服务交互模式,具有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广泛性、交互性和时效性三个方面。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传播群体和新兴的运作模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它的出现和发展对志愿服务的运作模式和传播方式有着重大启发,其传播的广泛性和强大的交互性和及时的时效性,极大地增强了志愿服务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新媒体利用在志愿服务项目中,已经发展成为对外宣传志愿理念、凝聚志愿者精神的最佳方式。

对于志愿宣传,董世杰老师这样说道:“我把所有的志愿宣传人称为‘兼职校媒人’。”对此,董老师以最近大火的刘畊宏举了一个例子,“刘畊宏的爆火是因为疫情期间的人们都想要释放压力,而刘畊宏的出现就是一个带领大家一起释放压力的领头羊。而类似的,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中的所有志愿者和服务队就像是火柴,而宣传就像是一张砂纸。只有经过宣传后,火柴才会燃烧,并且会点亮更多的人。”



做好志愿宣传,通过新媒体来传播志愿精神,分享志愿服务的细节,最大限度地宣传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促进志愿者交流,提高志愿服务质量,这样才能让志愿精神通过宣传走得更高更远,吸引到更多的人投身于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