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杏花书院“金话筒之声”服务队在指导老师陈佩琦的带领下,通过微博直播的形式走进太谷鼓楼,寻觅晋韵弦情。鼓楼老街的小院里,坐落着一个晋剧博物馆,浓缩了晋剧的百年发展史。不大的展厅里,陈设着从清代到现代的各种晋剧乐器、照片、艺人唱片、书籍等。志愿者们也跟随着直播镜头,在声声晋音中,开启了别样的三下乡之旅。
晋音展地方戏曲
两条钢丝,一棕马尾,演奏着声声晋音,慷慨激越。一个椰壳,一副木板,共鸣着婉转曲调,意韵悠长。这便是太谷著名地方戏曲之一——晋剧。志愿者们跟随镜头走进晋剧博物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从清代到现代的各种晋剧乐器、照片、艺人唱片、书籍等。志愿者们被这些形制各异的乐器所吸引,迫不及待的想要一探究竟。
博物馆馆长程强老师,专攻晋剧“四大件”乐器及唢呐演奏,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四大件演奏传承人,85后的他学成归来,探索乐器改良、首发教材丛书、自筹资金创办山西太谷晋剧博物馆、晋剧文化艺术传习所,开展各类晋剧交流活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通过绘脸谱、试戏服、乐器体验等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晋剧。
晋韵燃传承火把
“我自身也是在不断的学习,通过各种培训交流让自己的专业技艺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不停的创新中传承晋剧文化,让晋剧文化艺术遍地开花,走进校园、走进农村,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成为燃青春火把的晋剧传承人。我会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太谷晋剧文化。”程强向志愿者们说出自己感悟和希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地方戏剧传承顺应时代的发展,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晋胡立杆子、二弦补空子、三弦加塞子、四弦掌尺子,在博物馆聆听程强老师介绍晋剧乐器,为大家展示每种乐器的简单技法,介绍每个零件的独特的意义,琴头仿制道教的帽子,内外两弦代表阴阳之道,琴轴的九个花瓣即为九人晋剧班子,志愿者们通过直播认真去学习,感受晋剧文化的魅力。
最后,程强老师和志愿者谈到自己筹建晋剧博物馆、晋剧文化传习所的一个初衷,就是文化影响。让戏剧工作者、研究者、爱好者和人民大众了解晋剧,突出影响和辐射面,加快城乡晋剧文化艺术的发展步伐。
文化传承一小步,建立自信一大步。直播结束后,志愿者们在腾讯会议,交流今日的“云”参观感受,通过微博直播,了解到了晋剧乐器、唱腔、传承以及城乡晋剧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靠老一辈艺术家来完成的,而是要靠新一代青年人来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