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15:00,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在上河书院207·奇点多功能报告厅开展“益无边”青年公益赋能计划第九期培训班结业仪式。
第九期培训班主要面向全校志愿服务骨干,包括各专项志愿服务队指导教师及队长,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部长及以上学生干部。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校外,两个月的培训时间,82名学员在课程学习中增知识、积经验、长实践,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不断成长。
回顾·成长蜕变
赋能计划第九讲自4月1日开班以来,累计开展课程8次,交流分享12次,基地实践1次。王晓敏老师围绕志愿服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大家做志愿服务项目指导,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培训,提升了大家对志愿服务项目的认知与理解;郭延敬老师以圆桌交流的形式展开,在小小圆桌上,不同的心声,不同的想法,跃然呈现在一张张白纸之上。品牌与志愿服务的碰撞,勾勒出不一样的火花。
刘俊老师带领大家走进志愿服务项目方案设计与评估的课堂,从设计方法找准需求、到制订计划实施策略、再到运营操作的生动案例,为大家带来新的志愿想法;谢龙生老师以项目书填写要求及技巧为切入点解决了志愿项目组的一大难题;赵乐老师为大家讲解志愿服务项目宣传与推广的核心要点。
在项目大赛举办前夕,特邀徐本亮老师为各参赛队伍进行赛前指导。项目分享课程中我们邀请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10个金奖项目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通过经验分享的方式着力发掘、培育和提升了我校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对标的方式让志愿者们学习借鉴、助力提升,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同时组织学员到太谷区志愿者服务基地进行参观与实践,并以理论讲授、交流研讨、项目分享、圆桌讨论、校外志愿服务基地参观实践等形式为助推,为培训班学员们提供了难以忘怀的志愿服务学习历程。
5月13日,在第八届“益暖金谷”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通过路演与答辩形式,展示其“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涌现出了许多优秀项目,相信志愿骨干们一定收获满满,在后续的实践学习过程中将进一步打造、完善、提升项目质量,以全新的姿态迈向省赛、国赛等更大的舞台。
颁奖·寄予厚望
在“益无边”公益赋能计划第九期培训班与第八届“益暖金谷”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评选出一批优秀的项目及志愿者,他们在日常的志愿服务中表现优异,获得认可。本次结业仪式也是志愿者们在两个月培训后的一次成果展示,为优秀学员、项目大赛获奖项目、项目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颁发奖项。
全心投入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惧困难,优秀学员代表渠武子涵同学通过对自身经历的讲述,对“如何做好志愿者”做出了诠释。“通过金话筒课堂,我看到了一开始不敢举手到最后慢慢举起手的小朋友;看到了虽然说话没有那么利索但勇敢回答的孩子;看到了说话生动富有逻辑的孩子。金话筒不仅仅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也更是增加了我们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我们互相成就。”金话筒——乡村小学口才训练志愿服务项目代表杨飘杰分享了她与金话筒的故事。
结业仪式最后,副校长刘正国为82名学员寄语。刘校长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动、工作、活动、赛事当中,通过注重爱心、实现爱心,把自己的能力转化为社会的一种正向反馈,同时刘校长以问题为导向,在讲话中表示:大学生为什么做志愿服务?刘校长告诉同学们做志愿服务可以通过真实地看见有真实的体会,感受真实的当下,进而培养自己拥有保持爱心、平视世界、反馈社会的能力;大学生怎样做志愿服务?刘校长强调志愿服务应当是走心的、务实的、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大学生要做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要通过现有身体力量、专业知识、主动思考、资源链接去把志愿服务做实做细做深;如何把志愿服务项目延续下去?志愿服务不是昙花一现,好的志愿项目是具有创意的、结合社会热点的、是务实且力所能及的,需要在每一次志愿服务当中不断凝练和总结,实现项目一次又一次地提档升级。志愿服务务必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受得起社会检验、对得起青春年华。
“虽然赋能计划第九期培训班已结束,但是志愿服务的理论知识,最新资讯还需要各位志愿骨干去不断获取、不断提炼,与现有项目、现有资源整合连接。期待未来各服务队、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能把每次的志愿服务行动做的越来越实,常态化工作做的越来越深,让同学们的成长和体会越来越明显。”刘校长讲道。
成长的变化、知识的内化,志愿之路,永不停歇,不止于此。第九期培训班圆满落幕,希望82名学员们可以将培训成果转化为今后志愿活动中提升思想的标杆,谋划志愿者的活动思想,让学到的知识真正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