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焦点

完满焦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完满焦点 > 正文

【青春雷锋月】“揭榜”时刻!这是他们的雷锋青春——2024年“我身边的雷锋”榜样事迹展播

发布时间:2024-03-14阅读数:

“雷锋”,一个早已深入人心的名字,一种代代赓续传承的精神,一年又一年,无数的青年志愿者在“锋”光照耀下,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接下来,请跟随2024年“我身边的雷锋”榜样的脚步,听听他们的雷锋青春故事。

孟皓楠:青春应当有志愿

孟皓楠,男,共青团员,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字2102班学生,志愿服务时长1256小时。

以“志愿宣传人”的身份不断成长,撰写志愿服务类推文169篇,投稿并发布新闻类稿件132篇,其中包含中国青年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多家主流媒体,累计浏览量70万+。举办校园公益跑、志愿服务技能大赛、项目大赛、志愿者之夜等300余场志愿服务类活动。参加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公益未来·大学生乡村人才训练营,为姜庄搭建当地网址,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受到了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专题采访,在其官方账号进行发布。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走进红色左权,运用在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所学习的历史制作以文字为主体的宣传海报,获2023“青春兴晋”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三下乡团队。

在校期间,荣获2022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优秀志愿者证书、2023年第三届山西省青年志愿服务交流会志愿者证书、2023太原马拉松优秀志愿者证书、2023太原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优秀志愿者证书、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五星级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翟冬垒:“声”缘志愿 “音”爱同行

翟冬垒,男,共青团员,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科2102班学生,志愿服务时长志愿服务时长119.2小时。

信工蓝,志愿红!这两抹色彩在志愿服务历程中交相辉映,点亮了三年的大学时光。近年来累计策划、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服务人群达5000余人。在2023年暑期三下乡的时候带着助农直播团队走进乡村,走进产业园区,开展Vlog拍摄、宣传海报设计、直播助农销售、对话企业家、体验农耕生活等实践活动。除此以外,多次参加多项志愿服务活动,为太谷地区五个产业园区进行宣传与推广、走进幼儿园教小朋友们体验街舞带来的快乐、走进庞庄水库与工作人员一起清理水库周边的垃圾、在山西燃气工程高级技工学校为初中生普及反校园霸凌的知识、为太谷区2023年冬季水上应急救援演练与游泳协会水上救援培训基地揭牌仪式进行后勤保障工作。

在校期间,荣获2023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奖、“益无边”青年公益赋能计划第十期培训班优秀学员,晋中信息学院十届“你我共志愿”公益传播官风采大赛团队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李星布:与光同行 做志愿代言人

李星布,男,中共预备党员,智能工程学院,通信2101班学生,志愿服务时长1135小时。

2021年,带着对志愿服务的好奇与热爱,成为了一抹“志愿红”。带领团队积极申报并成功入选团中央2023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团中央2023年全国大学生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团、团中央2023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打造“布谷·不孤”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计划,打造智能工程学院“智愿星”赋能成长计划体系。在2023年三下乡期间,所在团队荣获2023年“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视频团队、2023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成果优秀视频团队。自担任学生干部以来共组织开展活动68场,其中各类培训共计21场,参与人数累计达6000余人次。

在校期间,荣获2022-2023学年优秀青年志愿者、2023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奖、晋中信息学院十届“你我共志愿”公益传播官风采大赛团队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张诗絮:心怀热烈 志愿与青春的双向奔赴

张诗絮,女,共青团员,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管2101班学生,志愿服务时长328小时。

初入信院,带着青涩懵懂的她与志愿撞了满怀,与志愿热辣滚烫的故事由此拉开了序幕。两年的公益传播官、三年的公益营销官、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一次的志愿服务技能大赛……大学三年,校园生活因为那一抹志愿红而多了些不一样的色彩。至今,已组织带领团队成员承办了两届晋中信息学院寒假“一起云支教”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申报并入选了“2023年‘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项目”“2023年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举办真正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情暖521、为小树挂树牌、口罩设计大赛等,创新性开展了“重拾旧时光,定格婚纱梦”圆梦计划活动,现已为近50多对中老年人拍摄了婚纱照。

在校期间,荣获2023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一起云支教专项活动优秀组织岗位、2023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第十届“你我共志愿”公益传播官风采大赛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赵亚楠:等“锋”来 不如追“锋”去

赵亚楠,女,共青团员,淬炼·国际商学院审计2102班学生,志愿服务时长532小时。

“选择即负责!”这是志愿服务的宣言,也是我的使命。2次受邀前往北京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参加2022年公益未来·花旗青年发展项目、2023-2024公益未来·可持续,玛上GO全国青年环保可持续创新项目并参与成果汇报会,在2次项目三天两晚的赋能之旅中收获满满的经验;召集700余名伙伴和远方的乡村留守儿童建立通信关系,成为健康成长的陪伴者;通过实地考察、活动开展,开辟10余个志愿服务基地,完善阵地建设……3位老师,95位小伙伴,10支专项志愿服务队,3次公益传播官、2次益暖金谷、2次三下乡、2次志愿服务技能大赛,成长回忆中的每一段故事都留下我的痕迹。

在校期间,荣获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个人”、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四星级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带领团队荣获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千校千项优秀项目团队、“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优秀文字团队等国家级奖项。

郝文涛:跨越界限用爱连接世界 用志愿传递关爱与力量

郝文涛,男,共青团员,食品与环境学院,食安2201班学生,志愿服务时长487.04小时。

我与志愿的相遇是在步入信院的那一刻,每当我穿上红马甲便能让我热血沸腾。在校内,我跟随学院志愿服务队前往绿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学习企业大棚中种植的水果品种、生长条件及成熟时间,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绿色正能量”。2023年6月,我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学习食醋的制作工艺、食醋合格检验标准及方法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让认识到,必须将志愿服务落实到实处,才能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在家乡,我参加由文水县助残志愿者协会发起的志愿服务,慰问残疾人、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为火车站清理积雪等25场活动。同时,我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培训成为了一名线上支教老师,通过参加线上支教活动30.4小时,看到孩子们的变化,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温暖。

在校期间,荣获2023年五四“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23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付以琳:志愿无言 静水流深

付以琳,女,群众,食品与环境学院,园林2201班学生,志愿服务时长322小时。

2022年,我加入了青春健康专项志愿服务队,由此开启属于我的志愿服务之路。后来,我在太原马拉松比赛上为运动员们提供后勤保障,切身体会助人的快乐;回到社区做社区志愿者,宣传禁毒的重要性;参与了第一届“志愿未来”志愿服务技能大赛、荧光夜跑、第八届“益暖金谷”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大型活动赛事的志愿工作。一年的相伴令我爱上了做志愿的过程。大二在系青年志愿者协会留任期间,组织开展了24场志愿服务活动,带领队员参与2023年大学生口腔健康志愿宣讲项目,向社区居民、老年人、小学生等宣传口腔健康的重要性。2024年1月,我将志愿与专业结合,参与策划“环护绿植——植物养护计划”,并荣获山西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培育活动二类项目。

在校期间,荣获第十届“你我共志愿”公益传播官风采大赛个人赛一等奖,2023年太原马拉松赛“志愿者证书”,“益无边”青年公益赋能计划第十期培训班“优秀学员”等荣誉。

王丽:志愿卡路里 爱与尊重的暴走之旅

王丽,女,共青团员,艺术传媒学院,环设2201班学生,志愿服务时长144小时。

初涉志愿服务领域,心怀热忱,投身公益。随着时间的流转,我对志愿服务的热爱之情愈加浓烈。在完满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种非遗文化活动,不仅参与其中,更勤学不辍,传承非遗技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通过学习拓印、扎染、剪纸等技艺,深入领略非遗文化之魅力。同时,探访非遗传承人,交流心得,为非遗文化之传承与弘扬尽心尽力。此外,还前往乡村探望老人,关注其生活所需,组织志愿者倾力相助。在太谷区直机关第二幼儿园时,我将专业知识与爱心结合为孩子们开启艺术之门,赋予其艺术与启迪。前往太谷非遗博物馆进行宣讲,以别出心裁之方式,传播非遗文化之知识与价值。组织成员开展了2023善行100温暖行动、2023年“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活动,带领团队成功入选2023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

在校期间,荣获2023善行100温暖行动荣誉证书、2023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奖、第十届“你我共志愿”公益传播官风采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刘凤荣:坚守 青春当属志愿红

刘凤荣,女,共青团员,商务英语学院,英语2204班学生,志愿服务时长600小时。

2022年9月初遇完满,怀着对志愿服务的一腔热血加入了光源计划专项志愿服务队,成为了红马甲的一员,从侯城乡中心小学与小朋友们的相处、到鑫炳记太谷饼文化园的非遗体验、洪洞大槐树、霍州署的调研与文化传承、太原国际航空博览会的志愿经历等等,让我在一次次的服务中更加热爱志愿。自入学来参加并组织了院级活动50余次,国家级赛事2项,辐射人数近万人。2023年创立“英语+”遇见美丽中国文化项目,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团队及视频2项成果入选全国“千校千项”。2024年寒假组建团队参加山西省“法护黄河青春行”项目,此外还带领团队成功申报了2024年全国大学生中医药志愿服务宣讲团和2024年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宣讲团。

在校期间荣获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个人;第十届“你我共志愿”公益传播官风采大赛个人赛三等奖;三星级志愿者;“第二届大学生健康科普知识竞赛”“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李艳秋:志愿践行青春使命 实干谱写青年责任

李艳秋,女,共青团员,远景学院,会计2206班学生,志愿服务时长197小时。

2022年,刚刚踏入六扇门的我便加入了远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自加入至今,已参加及组织活动56场,其中志愿者培训10余场,大型赛事8次,累计参与人数1600余人次。2023年3月,沐阳专项志愿服务队以“专业+完满”为切入点,走进太谷区水秀小学,依托“双语讲国学”成立定点服务基地;2023年4月中旬,我带领团队参加了第八届“益暖金谷”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通过“主题分享、多元观摩、成果汇报”等形式展现了志愿服务的无限魅力;2023年7月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采用“红色+发展”的多元化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助力五村农业发展……

在校期间,荣获太原建博会“优秀志愿者”证书、2022-2023学年“优秀青年志愿者”证书、“益无边”青年公益赋能计划第十期培训班“优秀学员”、第三届山西省青年志愿服务交流会“志愿者证书”等多项荣誉。

“踏实”“担当”“温暖”“勇敢”是他们的代名词,但闪闪发光的“我身边的雷锋榜样”亦是万千普通人中的一份子。我们都是青春途中的赶路人,在“锋”光的指引下,慢慢染上亮色,愿每一位信院红人也终成为光,播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