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校青年志愿者骨干的服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全方位推动我校志愿服务项目高水平发展,4月10日-4月13日,我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培训中心组织开展了“益无边”青年公益赋能计划第十一期培训班暨第九届“益暖金谷”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赛前指导。本期赋能计划特别邀请到了中国博能志愿基金会主理人翟雁老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论研究部专家委员周林波老师、太原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王晓敏老师为我校青年志愿者和志愿团队聚力赋能。
体悟·实地参观经验赋能
赋能计划首讲,我校青年志愿服务骨干走进晋中新青年高校志愿者联合服务中心,跟随基地负责人共见志愿的力量。志愿者们以实地参观学习为契机,赋能项目大赛稳中求进。私人化定制、“点单式”服务,志愿者们沉浸式感受“青”暖童心志愿服务项目带来的“五星级服务”。
“青”暖童心关爱困境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是中心通过整合社会的各种资源,充分运用“青年之家+学雷锋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并设计的。中心秉持着志愿服务活动“精准化”“专业化”“基层化”“常态化”“多元化”“项目化”的六化理念,结合具体的实践经验出台运行机制,规范项目的实施方法、措施、管理,组织并实施了“大手拉小手”、走进大学城、“家风家教”、非文化遗产学习、五防教育等关爱困境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
唯有实践,方知真理,经验之谈,亦有借鉴之意。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助推志愿发展新模式;强化数据优化整合,稳步落实相关政策。志愿服务骨干在实地参观经验的助力之下,用实践助志愿高效前行,向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阔步前行。
突破·志愿项目误区与思维
第二讲中,周林波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对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独到见解,引导大学生志愿者从亲身实践中感知志愿、传播志愿,从细微处入手培育、孵化志愿服务项目,保障项目的实施真正有温度、有意义。他用风趣而富有智慧的语言,讲述了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中的失败案例,如陷入本职工作的局限、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过于依赖办公室思维、将活动误当作项目、混淆慈善与志愿的本质等,为大家敲响了警钟。
紧接着,周老师以自身成功的项目案例为蓝本,深入剖析了如何在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中培养创新思维。他如数家珍般列举了九大制胜“法宝”,这些法宝既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有力武器,也是拓宽思维境界的宝贵钥匙。在周老师的引领下,志愿者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创意的海洋,不断汲取着创新的养分,为打造更多优质志愿服务项目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整场讲座既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又充满了实践指导意义,让志愿者们受益颇丰。
宣传·助推志愿力量被看见
每一次志愿行动都是一束光,值得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捕捉,而宣传便是让这束光绽放其绚丽光彩的画笔。团委志愿服务中心张悦老师深入剖析了优秀宣传稿件背后所蕴含的共同韵味,如乐章般让人在倾听中迅速领略到志愿活动背后的深刻意义,又如探险家般不拘泥于既定的路径,敢于突破常规,创造出新颖的宣传形式。
在张悦老师看来,志愿服务的过程,每一刹那都充满了力量与温情,而图片与视频便是记录这些瞬间的最佳方式,它们能够让更多人目睹志愿者的付出与收获,感受那份无言的肯定与赞赏。同时,志愿宣传也需注重与读者的心灵交流,通过设置巧妙的亮点与互动环节,引领读者畅游于文章的海洋,感受那份满满的感动与启迪,让在场的志愿者骨干们深受启发。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善用新媒体这把锋利的剑,发挥创新的“金点子”,让志愿宣传如源头活水般持续涌动,生生不息。让我们携手共进,以笔墨为剑,以宣传为盾,共同书写志愿宣传的新篇章,让志愿精神在时代的洪流中熠熠生辉。
剖析·志愿项目申报与答辩
国家民政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团中央志愿者管理研究与培训专家、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培训顾问、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培训与评估专家、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专家评委翟雁老师以一幅图片作为开场瞬间点燃了在场志愿服务骨干们心中的思考之火。她巧妙地抛出问题,引导众人从图片的细节中寻找线索,进而逐步揭示出志愿服务项目这一核心议题,讲述由“问题树”到“目标树”的转变。她强调,志愿精神是项目的灵魂所在,而任务、时间、资源则是支撑项目运转的三大支柱,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建起了志愿服务项目的坚实框架。
在谈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时,翟老师详细解读了五项评选标准:目标必须明确如炬,管理需规范有序,成效要显著可见,创新要勇于突破,影响需广泛深远。她结合金奖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使得这些标准在众人心中落地生根,大家对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认识也变得更加清晰和深刻。此外,翟老师还慷慨地分享了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路演及答辩的宝贵经验。她以自身经历为例,从语言的运用、态度的把握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示范,为大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在场的志愿服务骨干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信心倍增,对即将到来的第九届“益暖金谷”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开发·志愿项目运营与孵化
为什么把自己的服务活动称为志愿服务项目?太原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王晓敏老师以此为切入点抛砖引玉、循循善诱、层层深入,巧妙地以“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为线索,引领大家一同探寻志愿服务项目的深层内涵、开发脉络以及运营之道。王晓敏老师指出志愿服务项目具有目标导向性、独特性、制约性和时限性,要关注自身身边所存在的问题,以目标为基,深入开发志愿服务项目。“6W2H”“SMART”“五化”三种锦囊妙计让“夺命”九连问的答案一一浮上水面。
王晓敏老师提醒大家,开发志愿服务项目时,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并关注身边的问题,以目标为基石,深入挖掘并开发出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她强调,运营志愿服务项目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让服务对象和志愿者都能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和参与感,这样项目才能健康、规范、创新地运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自助助人。”一个志愿服务项目的生命力在于其创新性和亮点,只有不断创新,项目才能永葆活力;而一个项目的健康发展,则离不开有组织地运营,这样才能确保项目始终向上向善,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指导·志愿项目提质焕新
周林波老师就大学生服务社区(乡村)实践路径优化方向谈到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项目,当前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蕴藏着丰富的机遇,相关项目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整合学校驻地的优质资源找到新颖的切入口,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以此更好地服务社区与乡村建设。翟雁老师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扎根基层社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议题,我们需要从小处着手深入挖掘,持续深化催生出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从而丰富社区生活,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她强调到志愿者要运用专业技能解决社会问题,更要让帮扶对象创造自身价值是项目的重中之重。
各团队从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背景、内容、目标、计划、对象、经费、成效等方面进行展示,翟雁老师、周林波老师与王晓敏老师展开“一对一”志愿服务项目交流指导,对各个服务项目进行“专项赋能”为各项目提出更具针对性、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指导意见,引导项目负责人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深入思考服务对象的需求打破定式思维,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志愿服务,进一步促进我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创新性突破和可持续发展,持续深化与拓展志愿服务。
交流·志愿项目对标分享
赋能计划培训为我校志愿者骨干提供了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经验分享的方式着力发掘、培育和提升我校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对标的方式让我们学习借鉴、助力提升,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十个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分享为本期培训注入了新的经验与活力,现场青年志愿者骨干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
宁波财经学院“我为烈士修遗物”志愿服务项目青年志愿者们通过走访、调研了解烈士生前事迹和时代背景同时参照烈士后代的照片从人物五官、神情、服饰、拍摄角度等多方面入手历时半年完成修复工作,对每一份烈士遗物进行“把脉问诊”让原本破损遗物恢复往日的色彩让红色遗物背后的故事长久流传。北京邮电大学“夕阳再晨”科技助老志愿项目联动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资源,运用夕阳再晨现有的完善的教学体系,通过科技大讲堂和一对一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授老年人学习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的基本使用。慈溪市青禾爱心俱乐部:青鸟助飞——慈溪市农村事实孤儿自我发展帮扶志愿服务项目以营舍活动为载体,为200名“事实孤儿”设计特定课程与能力提升活动,建构自信、培育能力,提升自我价值认同度,并筛选35名自我改变意愿强烈、可塑性强的事实孤儿经过能力进阶提升成为后续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头雁,通过为他人服务获得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同时由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也实现了志愿服务的闭环。
除此之外,中国农业大学:“智慧助农,筑梦田野”——服务乡村振兴志愿行动、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益起舞动——街舞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北京梵珀匠人志愿服务队:巧丝筑爱志愿服务项目、湖州三院:“南太湖心航”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也在培训班上进行了经验分享。
本期赋能计划历经3天,三天时光,志愿赋能的百宝袋装得满满当当。从实地参观到项目培训,从围炉夜话到结对交流,志愿服务骨干可谓热情满满,一步一脚印,一步一收获,为进一步促进志愿服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昂扬奋进。
志愿服务骨干认真听取指导性意见,针对志愿服务项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化规范化修改,确保志愿服务项目的可实施性,促进志愿服务项目有创新、有亮点、有意义、有发展。在一对一结对交流中,志愿服务骨干积极向老师询问各志愿服务项目所面临的困惑与不解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老师给予了各志愿服务项目针对性意见,并提出事实化解决方案,助力志愿服务项目能够稳中有进,进中求胜。
本期赋能计划助力第九届“益暖金谷”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来临做足了准备,相信通过本期赋能计划培训班的精心培养,学员们定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提升自我能力。同时,也期待着各志愿服务项目能够凭借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走向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国赛的舞台,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