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院无数志愿者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志愿的无限可能。他们的青春与志愿相连、与时代相连,也见证着青春的“诗和远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开启志愿发声第59期:正风华正茂,赴志愿之声。此次志愿发声邀请到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主席孟皓楠,分享他与志愿携手的时光,讲述那忙碌又充满收获与成长的志愿历程和动人故事。

九层之台 始于垒土
或许是机缘巧合,又或是命中注定。金秋九月,孟皓楠学长初入信院,一次不经意间的受助,在他的心里种下了志愿的种子,怀揣着满腔的热血与激情,他毅然加入了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开启了属于他的志愿之旅。这一年他很幸运,结识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共同追求着奉献与爱的理念。这一年,他深刻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真谛。那养老院中老人们发自肺腑的笑容,如同秋日的暖阳,温暖而真挚;那瘫痪在床的老奶奶眼中闪烁的泪光,是对他无私付出的最好回应;那韩村小学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悦耳动听,是他心中最美的乐章。诚然,许多志愿者同他一样,在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志愿的行列而后义无反顾地越走越远,或许此刻温暖动人的现场也会是场下某一位同学开启志愿之旅的奇妙开端。

因为热爱 风雨兼程
一年的志愿服务之路,让孟皓楠学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愿初心。他接过青年志愿者联合会部长的重任,完成了从学生干事到干部的角色转变,深知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他以行动诠释了责任的深刻内涵,证明责任并非空洞的言辞,而是需要付出实际行动去承担的。2022年11月,太谷地区疫情肆虐,孟皓楠学长挺身而出,第一时间投身前线志愿服务工作,并作为负责人号召更多志愿者加入战斗。11天里,他与1028名志愿者完成了8个网格、19栋宿舍楼、60万人次核酸检测,达成了总计60万余小时的志愿时长记录,虽累但充实着。如此振奋人心的数字瞬间点燃了现场,阵阵掌声是对孟皓楠学长志愿之路的深深敬意。


不仅如此,孟皓楠学长还积极策划和组织了校园公益跑、志愿服务技能大赛、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志愿服务开放日等300余场活动。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他深刻体会到志愿者的艰辛与付出,更让他坚定了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志愿者而努力奋斗的决心。他始终坚守着“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行动准则。他深知,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不仅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和汗水,更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心怀热忱 勇担使命
这一年,他参加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公益未来·大学生乡村人才训练营,为姜庄搭建当地网址,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受到了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专题采访,在其官方账号进行发布。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他走进红色左权,运用在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制作以文字为主体的宣传海报,所在团队获2023“青春兴晋”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三下乡团队。这让他明白志愿服务不仅局限于物质与精神的帮扶,他更是勇于尝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辟了志愿服务的新路径。

回望在信院青联的三年,从干事逐步晋升为主席的奋斗历程。他的志愿足迹从校级到市级、国家级乃至国际的广阔志愿服务舞台,始终用最无悔的信念、最执着的坚守投身公益、温暖别人。169篇推送文,103篇新闻稿,13个专栏让他不断蜕变成长,也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志愿带给他的成长。志愿也如春日幼苗一样牢牢扎进他的内心,生根发芽。如果说,信院是一座瓷窑,那他就是经青联热火淬炼过的,即将烧制出窑的一件越来越完美的瓷器。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无论是躬身志愿实践一线、亦或是志愿宣传人、志愿活动策划人的身份,都给现场的学生以振奋人心的激励与鼓舞。


本期志愿发声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我们的志愿之旅仍在奔赴远方的路上熠熠生辉。“不啻微茫,造炬成阳”,志愿发声将继续诉说奉献与爱的故事,汇聚时代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