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焦点

完满焦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完满焦点 > 正文

【三下乡】总结篇:晋剧情缘 信工学子的文化寻根之旅

发布时间:2024-07-14阅读数:

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寻古芳华”晋剧文化传播团三下乡的温馨篇章悄然翻过最后一页,留下的是对过往时光的无限感慨与深深眷恋,站在旅程的终点回望,那份由晋剧与乡土交织而成的情感纽带,愈发显得坚固而鲜明。

初遇晋韵 博物馆里的时光

队员们三下乡的文化探索之旅,以古朴而庄重的晋剧博物馆为起点,一踏入这历史的长廊,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戏韵悠长的年代。一个个精美的乐器、一件件珍贵的戏服、一张张生动的脸谱、一幕幕复原的舞台场景,无声地诉说着晋剧数百年的辉煌与沧桑。每一件展品似乎都有自己的故事,静静地等待着每一位访客的倾听。在这里,队员们是观者,更是与晋剧文化的初次相识,心灵也在静默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匠心传承 程强老师细述与晋剧的故事

随着探索的深入,程强老师的专访打动了每位队员的心。“我从15岁开始学艺,已经25年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他讲述着自己与晋剧结缘的故事,那是一段长达数十年的深情历程。“我想晋剧也需要一个属于它的博物馆,文化需要传承。”在他的话语中,既有对晋剧艺术传承的忧虑,也有对年轻一代投身传统文化的殷切期望。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眼都透露着对这份艺术的尊重与热爱。他的经历让每一位队员都深受感动,也激励着队员们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晋剧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亲手触梦 沉浸晋剧文化探索之旅

从理论到实践,队员们深入体验了晋剧文化的魅力。在乐器制作坊,亲手尝试用椰子壳制作琴筒,感受着指腹与椰壳之间的微妙联系;在脸谱绘制区,一笔一画间,色彩斑斓的脸谱逐渐成形,仿佛赋予了角色新的生命;换上华丽的晋剧服饰,戴上精美的头饰,队员们仿佛也成为了戏中人,体验着那份独特的装扮之美;学习晋剧唱段,虽然起初笨拙,但在程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逐渐找到了感觉,那一声声或高亢或低回的唱腔,让队员们对晋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当唱腔与动作融为一体时,大家仿佛能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那一刻,心灵与艺术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跨界乐章 吉他与三弦共谱时空和鸣

在凝曦戏楼,吉他的弦音在指尖轻轻拨动下,与三弦的沉重音色相互试探。演奏者的眉头紧锁,手指时而紧张地按压,时而轻柔地抚摸,汗水沿着鼻尖滑落,滴在木质地板上。他们不断地调整坐姿,时而俯身细听,时而挺背凝神,每一次弦轴的旋转,每一次琴弦的松紧,都是对和谐音色的不懈追求。终于,在一次指尖轻轻滑过的瞬间,两种乐器声音完美融合,吉他弦与三弦共舞,演奏者的手肘挥动,手腕翻转,动作流畅而有力,仿佛在讲述一个跨越时空的故事。队员们围坐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点头,嘴角泛起微笑,他们的歌声与弦乐交织,动作与情感同步,共同描绘出一幅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美好画面。

“寻古芳华”晋剧文化传播团的“三下乡”之旅,是一次对晋剧文化深度的探寻与体验。在晋剧博物馆,我们跟随程强老师的步伐,聆听了晋剧历史的沧桑变迁;在工匠的指导下,我们亲手制作乐器,体会传统工艺的独到匠心;在脸谱绘制与戏服试穿中,我们感受到了晋剧艺术的魅力与神韵。此外,吉他与三弦的跨界尝试,更是让我们领略了文化交融的新境界。展望未来,团队将不懈努力,致力于晋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期待在新时代的舞台上,让晋剧的魅力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学生感悟:

“站在晋剧博物馆的展柜前,我被每一件展品深深吸引,它们如同历史的低语,讲述着晋剧的辉煌与沧桑。与程强老师的交流,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他对晋剧的深情与执着。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对传承的责任感,让我对晋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亲身体验晋剧的魅力,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这次三下乡的文化之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晋剧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更让我明白了自己作为年轻一代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将把这份宝贵的经历和感悟珍藏在心底,继续前行在探索与传承文化的道路上,努力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

——“寻古芳华”晋剧文化传播团 范晓和

“这次三下乡的文化之旅,让我对晋剧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寄托。与程强老师的相遇,让我看到了文化传承者的坚持与付出,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亲身体验中,我感受到了晋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从制作到表演,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艺术的精髓。特别是当我站在舞台上,尝试用唱腔去表达角色的情感时,那种来自心底的共鸣让我深深陶醉。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对晋剧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这门古老的艺术。”

——“寻古芳华”晋剧文化传播团 崔紫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