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10月19日,高阶班在多功能报告厅集中授课,由专题讲座、圆桌交流、分组展示等部分组成,快来与全校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学生骨干一起get新技能!
实用锦囊1 看得见志愿 看得见宣传
网络语言不断更新迭代,语言的“通胀”往往伴随着情感的“通缩”,表情包的出现、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往往忽略了文字的力量。高阶班第二讲“志愿服务宣传推广”,团委宣传推广中心董世杰老师带领学员重回一倍速宣传,体会文字的魅力,重回那些令人暖心的瞬间。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的要点与技巧,就志愿服务如何抓住和吸引读者的眼球、如何用精炼的语言传递爱与希望、如何运用创意的构思激发共鸣与行动、如何借助多元化的平台拓宽传播与影响、如何保持持续的关注与反馈优化效果等方面结合案例展开说明,令在场学员醍醐灌顶。



实用锦囊2 以分享之名 传经验之谈
第三讲特别邀请到学校优秀专项志愿服务队代表就项目设计、运行及成效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以对标的方式助力全校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加速提升。乡村小学“金话筒”专项志愿服务队介绍道,其项目主要采用“3+1”运行模式,聚焦提升乡村小学学生的口才能力,帮助学生们更勇于展现自我、享受舞台;经禧歆愿专项志愿服务队立足创新,以“圆梦+相伴暮年”为主题,通过“集合专业”“团结多方”“上门拍摄”等方式圆老龄夫妇婚纱梦,同时利用文字、视频等互联网媒介记录扩散每位老人的“不老爱情”故事;市民课堂专项志愿服务队详细介绍了他们如何专业性开展支教课堂以及课程具体内容,在他们的项目中,每一名大学生都化身为小老师为乡村学校提供全方位、可持续的教育支持;“银铃梦”——跨越“数字鸿沟”专项志愿服务队介绍其服务队主要围绕太谷区域内老年人使用电子设备等困难针对性进行项目实施,切实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化时代,真正做到跨越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实用锦囊3 夯志愿之基 筑项目之始
第四讲“志愿服务基础知识”,我们特别邀请到资深志愿者、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培训总督导、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叶颖老师来校授课。课程中,叶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考查了大家对志愿服务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具体案例引入讲述了志愿者概念、志愿服务概念、志愿精神等内容,强调了志愿服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在第五讲“志愿服务项目设计”课程中,叶老师凭借多年志愿服务项目评审经验,层层深入,以小见大地讲授了志愿服务设计、实施、评估等核心内容。讲授结束后,学员们分组讨论、各显神通,结合本节课所学以及自我志愿服务经历进行了精彩的小组展示,以第一参与者的角度让所学知识更加刻骨铭心。



实用锦囊4 凝团队之力 学实操技能
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培训师、中关村新跃校企合作发展中心秘书长张慕梁老师来到第六讲“志愿服务团队管理”“志愿服务实操技能”,详细介绍了志愿团队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锤炼期(磨合)、陪练期(接纳新成员)、规范期(制定规则)、运行期(执行任务)、转化期(完成使命后重新调整或结束)以及结合团队成员擅长如何做好明确分工等。张老师通过“卡纸塔”小游戏让各团队PK,怎么折,怎么叠?一步一步探索,方能找出答案,志愿亦是如此。




互动性强、接地气的课程教授形式吸引了全员的高度集中,每一名学员都在其中深度参与、收获颇丰。“志愿服务实操技巧”课程中,张老师诙谐幽默地向同学们抛出志愿服务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怎样才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情绪价值、如何在志愿服务当中提升个人领导力”等,并与学员们一同探讨其中的答案,打破定式思维,散发思维影响力,有力提升志愿服务骨干实操技能,志愿源动力在此刻迸发。



高阶班就此结束,相信大家收获满满。青春应当有志愿,在志愿服务的路上,每一步都是成长的足迹。让我们并肩前行、心手相连,让志愿在希望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