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志愿发声第64期悄然而至,走进志愿的故事,倾听志愿背后感人至深的至暖时刻,不断引领着我们深入那些充满力量的志愿故事,去细细品味那些在无私奉献背后,悄然绽放的至真至暖的瞬间。这个冬天因志愿而不再寒冷,因志愿而更加温暖。

白娟,中级社会工作师,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现在山西派克思绿色文化中心负责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政策倡导部分。拥有8年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社区等领域项目执行及管理经验。曾在多个省、市级项目中担任督导,并在晋源区、迎泽区、永和县、岢岚县等地支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开展及评审等工作。

8℃ High暖现场 共享高光时刻
走进白老师的故事里,志愿的温度悄然间升腾,让我们细细体悟,志愿温度的千变万化。白娟老师带领现场60余位同学进行了趣味十足的“子曰”小游戏,同学们与老师之间因为不熟悉而带来的拘谨和羞涩瞬间被打破,游戏中同学们手忙脚乱的样子让现场的温度瞬间升高,“幸运儿”也在此刻诞生。
分享一下你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一些高光和至暗时刻吧!当爷爷奶奶收获人生第一张婚纱照,流下炙热滚烫的泪水,千言万语说不尽的感谢,让我倍感温暖,更加坚信志愿于我而言的意义,这恰是我的志愿高光;当我第一次走出校外,走进程家庄为爷爷奶奶送出温暖,满脸笑容,有行动更有意义,我想参与到更多的志愿服务当中,这就是我的志愿高光;面对调皮好动的小朋友,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是我的志愿至暗时刻……








20℃ 原来至后来 亦是坚持守望
一次爱的拥抱,不仅打开了白娟老师与志愿服务的初次结缘,也悄然间在现场学员们心中播下了温暖的种子。现场的氛围愈渐上升,温情的故事愈渐道来——唇腭裂小朋友,在此之前从未听闻,也从未接触过年龄如此之小的服务对象的白老师是紧张与忐忑、担忧与害怕,但白娟老师从未想过放弃,一路上不停地查阅资料,在面对小朋友时,白娟老师做到了随心而定、随遇而安!随着志愿活动的深入,温情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泉,在每个人心间流淌,不断延续,志愿在升温,温情也在延续……


陪伴单亲母亲渡过难关,与孤儿院小朋友共赴学习的旅程,亲临救灾现场成为第一线的志愿者,乃至在地震救援中担任线上指导,白娟老师这一路上,风雨兼程,却也收获了彩虹般的希望与美好。对待志愿服务,她身体力行、启发主体,从机构到志愿服务现场,更大范围内实现更好的志愿服务,这正是由点及面的扩展。运用所学专业与志愿服务相得益彰,白娟老师用激情与真实火热现场!不仅温暖了受助者的心,也点燃了观众心中的热情,温度持续上升!


白娟老师负责多项策划志愿服务项目策划,更加深入地探究志愿服务领域,就这样一步一步与志愿缔结不可磨灭的契约。志愿服务的经历难以忘怀,其中山水同行——支教计划,于她而言又是另一番无言情暖。在支教计划中,不乏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因帮助同学而倍感收获满满,满脸笑意,是自我满足、是自我肯定。白娟老师说支教计划不论对学生,亦或是志愿者都是一段难得的经历,细细回想,这是志愿服务的简朴初心所在,意义非凡!后来,开展志愿服务培训、对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育、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成为白娟老师的日常,这段路是白娟老师未曾后悔走过的路,也是志愿最有温度的真实写照。现场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谛,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



26℃ 志愿情暖 亦是初心本愿
志愿路非单行,暖他人时,自身亦被光芒与力量充盈。忆起幼儿园时光,老师用耐心与鼓励,帮助调皮的孩子登台绽光,一颗颗“童真之星”被点亮;谈及洪水灾区,往昔画面浮现,残垣、淤泥、受灾百姓的无助,老师团队负重挺进,送物资、清泥沙、抚人心。或许我们曾觉自己如微弱萤火,仅能暖方寸之地,但这点点微光,或孤然闪烁,或相互簇拥,当下默默,来日灼灼,终成浩瀚星河,燃希望之光。26℃是舒适,是志愿行动至暖时刻!


同学们针对志愿服务畅所欲言,“在志愿活动的过程中,遇到老人的冷漠亦或是在幼儿园遇到调皮的孩子难免有些不知所措,该如何应对?”白娟老师称志愿之路,恰似一场修行,“耐心”是通关密匙。面对老人,冷漠只是防备外壳,要慢下步子、软下心肠,以时间换取信任;碰上调皮孩子,别恼别气,他们是藏着无限可能的“宝藏”,深挖个性喜好,钻进他们的童趣天地,方能寻得相处良方。

因为热爱,所以奉献;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志愿者的心,恒定如26℃的温暖,既不炽热也不冷漠,恰如其分地传递着内心的热烈与关怀。这个冬日,因有了志愿者的身影,而显得格外温馨与有力。他们的每一次发声,都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让人深刻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温暖与力量。你,是否也已经感受到了这份由志愿之心所散发的温度呢?
(撰稿:刘旭东 供稿: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摄影:团委美宣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