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15:00,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引领新时代青年学生深刻领悟雷锋精神内涵。食品与环境学院“益”心“益”意青年志愿者协会精心策划并主办的“春‘锋’万里,赠花予你”——“雷锋月”主题活动于毣谷·小羽毛·故事巢正式拉开帷幕。


创意筹备 青春脑洞大爆炸
“为何不用鲜花和书签传递善意?”“把知识竞答做成密室逃脱怎么样?”……在筹备会上,志愿者们化身“点子制造机”用天马行空的创意碰撞出活动雏形。他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一个想法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思维的天空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有人提议手抄报绘制,用五彩斑斓的画笔和充满创意的文字,将活动的主题和意义生动地展现出来;还有人想到用扭扭棒制作精美的花朵,为现场增添一份温馨与浪漫的氛围;而在社交媒体上,00后们更是玩出了新花样。他们熟练地运用各种社交平台的功能,发布活动预热,让活动未办先火。

沉浸体验 穿越时空遇见你
随着雷锋同志擦拭解放卡车的经典影像在屏幕上亮起,乔鑫同学带来的“时光放映厅”让全场瞬间安静。参与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简朴而又充满激情的年代,亲眼目睹了雷锋助人为乐的每一个瞬间。当画面里出现雷锋为战友补袜子的特写,观众席传来会心的轻笑;看到暴雨中护送母女的场景,几个女生悄悄红了眼眶。这段视频成为了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人们跨越时空感受到了雷锋那份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知识闯关 学霸们的爱心Battle
“雷锋存折的密码是什么?”“新时代‘活雷锋’有哪些新形式?”……知识竞答环节瞬间点燃现场。大屏幕上的题目刚出现,就有同学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每当有同学答对问题,都会赢得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作为奖励,“益”心“益”意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答对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小礼物,里面有可爱的雷锋卡通钥匙扣和美味可口的饼干,这些贴心的礼物不仅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李耀欣同学凭借其扎实的知识储备,成功抢答出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一经典语句背后的故事。她不仅准确地阐述了雷锋在出差过程中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感人事迹,还生动地描述了雷锋如何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他的回答赢得了阵阵掌声,同学们纷纷为他点赞。
获得“知识达人”称号的王美茹同学在听到李耀欣的精彩回答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她打趣道:“原来雷锋22岁就会开拖拉机,放在今天绝对是跨界达人!”她的幽默发言引得现场爆发出一阵欢笑,气氛更加轻松愉快。王美茹同学的这句话,不仅展现了她对雷锋事迹的深入了解,也体现了她对雷锋多才多艺、勇于尝试新事物的赞赏。



经过激烈的竞答,三名同学脱颖而出:第一名是王美茹同学,她获得了象征荣誉的雷锋帽;第二名是雷江荣同学,她获得了实用的雷锋包;第三名是王紫涵同学,她获得了精美的雷锋钥匙扣。




巧手生花 方寸书签见匠心
最受追捧的手作区里,五彩的卡纸在同学们灵巧的双手下,变成了一张张独具匠心的书签。这里,创意与手工技艺交相辉映,每一份作品都凝聚着同学们对手工艺的热爱与对雷锋精神的深刻理解。“我要把‘螺丝钉虽小,其作用不可估量’这句话做成书签。”李亚馨边设计边介绍着。她手中的卡纸在她巧妙的构思与细致的剪裁下,逐渐呈现出书签的雏形。不一会儿,“为人民服务”、雷锋日记等创意作品铺满展台,成为了手作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把紫色扭扭棒对折四次,再轻轻旋开就是花瓣啦!”同学们热情洋溢地分享着制作“永不凋谢的雷锋花”的小窍门。在他们的巧手下,一根根扭扭棒仿佛被赋予了魔法,经过对折、旋开,瞬间化作一朵朵绚烂的花朵。
粉色的绒棒在指尖缠绕翻飞,朱雨薇和李卓雅默契配合,将扭扭棒巧妙卷制,一朵栩栩如生的玫瑰悄然绽放。它不仅仅是花儿的模样,更是雷锋炽热奉献精神的生动象征。这朵“雷锋花”,以其独特的魅力,传递着永恒的价值,让雷锋精神在指尖绽放,于心田永驻。


故事盲盒 温暖永远在接力
活动现场最动人的,是展架上20张抓拍照片组成的“光影长廊”雨中共撑一把伞的室友、实验室里互助的身影……每一帧画面都是一个关于爱与关怀的故事。王美茹同学感慨道:“原来雷锋从未走远,他就在我们的笑容里。”王佳源同学共鸣:“去年冬天期末考前夕,我的复习资料上突然多了张匿名加油便签。”这些影像不仅记录下生活中的善意,它们成为传递雷锋精神的有力媒介,激励着更多人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



三月春风里,食品与环境学院的青年们正用实际行动证明。雷锋精神不是橱窗里的展品,而是可以随身携带的青春指南。雷锋精神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这个春天,青春与热爱的故事,正在继续书写……

(撰稿:孟 鑫 供稿:食品与环境学院 摄影:栗永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