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焦点

完满焦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完满焦点 > 正文

基地回访:晋中信息学院46支专项志愿服务队集结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5-03-29阅读数:

【编者按】为加强校地合作,提高我校志愿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项目实施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三月,我校46支专项志愿服务队进行基地回访工作,与基地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共谋新学期服务队发展方向。

阳春三月,春和景明,在这生机盎然的时节,时光的齿轮悠悠转动,记录下信院er在志愿征途上的坚实足迹。3月,信院er开启回访之旅,继续朝着精准、普及、特色的方向奋勇前行。截至3月底,我校46支专项志愿服务队基地回访已全部完毕。重拾往昔被温暖包裹的瞬间,探寻志愿精神如何扎根萌芽,见证人文关怀在每一次互动、每一个微笑中落地生花。

情暖滋养 向阳逐梦

3月12日,经济与管理学院“金笺淡墨”专项服务队前往南关小学,正式启动系统性回访活动,深度聚焦志愿服务成效与后续优化举措。志愿者们与校方教师深入交流科普活动成效及学生成长需求,并组织“指尖造星”主题实践,通过《太阳系漫游》动画教学、黏土行星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动手还原天体特征,现场完成创意模型。校方高度评价服务队“天文+美育”跨学科模式,指出其以趣味互动持续激活基地科普活力。针对反馈的需求,服务队将升级“宇宙创想”课程体系,联动基地开发“行星工坊”“星空剧场”等系列实践项目,形成长效科普服务机制。

3月14日,远景学院沐阳专项志愿服务队赴北城小学开展新学期志愿服务基地回访工作。志愿者们与校方教师深入交流教学情况,通过组织《哪吒之魔童闹海》主题双语课堂,以“撕标签”互动教学引导孩子们认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内涵。活动中,200余名学生参与情景式角色体验,在趣味学习中有效提升了文化自信与自我认同。此次回访进一步深化了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团队将结合学校双语教学需求,设计传统文化创新课程,定期开展“文化传承+语言赋能”特色活动,助力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

3月14日,食品与环境学院筑梦支教专项志愿服务队前往白燕小学推进回访工作。服务队志愿者与学校教师围绕教学需求、活动成效展开深度交流,并组织雷锋主题班会、趣味互动游戏,通过实践体验引导孩子们理解奉献精神。校方充分肯定服务队以往开展的课外拓展活动,指出其生动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索兴趣,与雷锋精神高度融合。志愿服务队队长牛赫表示,这次回访不仅是对过去志愿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更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和传递,针对交流中提出的问题,服务队将结合“精神引领+实际问题解决”双路径,优化志愿服务内容,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助力学生成长发展。

敬长怀仁 温情守望

3月7日,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暖心工程专项志愿服务队奔赴孟母文化生态园,对银龄长者群体展开回访关怀行动。队员们便与老人们热切交流,敏锐捕捉到老人们渴望社交、期待动手创作的心声,于是迅速着手策划活动,陪着老人们摆弄五彩扭扭棒、柔软粘土与斑斓彩纸,看着老人们专注创作、收获成就感后露出的灿烂笑容,志愿者们感触颇深。此次回访,既让情谊升温,又精准锚定后续服务方向,未来服务队将据此定制个性化关怀计划,源源不断为老人们的生活添彩,让温暖永驻。

3月15日,淬炼·国际商学院雷锋小分队专项志愿服务队回访文庙社区服务基地,通过一场“扭扭棒编织爱心梦”活动深入交流。活动中,志愿者们迅速进入状态,一边熟练演示扭扭棒编织技巧,让彩棒在指尖变成精美花朵,一边分组耐心指导居民创作。活动结束后复盘发现,此次回访意义重大,不仅加深了与居民情谊,还精准掌握居民对手工创作喜好、参与热情等需求,为后续志愿服务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3月16日,艺术传媒学院太平庄专项志愿服务队在张天歌老师带领下前往太平庄村开展基地回访工作,关注村民尤其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痛难点,推动后续志愿服务工作。服务队与太平庄妇女主任沟通交流,进一步熟悉村内实际情况,随后在活动中心与村民暖心交谈,并通过问卷及走访的形式对村民生活现状及需求进行深入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村里社会娱乐与户外活动不足,反映了村内老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此次回访明晰现状,后续将据此改进,提升服务质量,助力老人精神富足。

华章续写 文韵流芳

3月18日,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寻古芳华”晋剧文化专项志愿服务队,沉浸式回访晋剧博物馆。此次回访干货满满,一方面,队员们与晋剧传承人程强老师深度交流,在老师引领下于馆内重温晋剧历史脉络,深挖“四大件”乐器承载的文化内涵,还上手体验晋剧乐器制作,打磨晋胡琴筒,亲身感知晋剧艺术魅力;另一方面,聚焦博物馆新增文创,书签、笔记本、拼图等各类文创产品创意十足,从人物形象到纸张工艺皆独具匠心,让队员们看到晋剧文化创新融入生活的多样可能。基于此次回访,服务队明确新学期方向,将引入文创进校园,办展览、组织手工制作活动,助力晋剧文化传承,吸引更多年轻力量关注。

3月19日,艺术传媒学院青春文化宣讲专项志愿服务队走进太谷鑫炳记文化基地回访。此次回访更聚焦于非遗文化传承,同学们先是深入非遗文化馆,通过丰富展品资料了解太谷饼发展历程及诸多民间非遗,泥塑呈现的制作过程尤其吸睛;后在负责人带领下走进制作厂,观看从原料筛选到成品出炉各工序,还亲手体验制作太谷饼。此次回访让同学们深入认识太谷饼非遗文化,激发传承创新思考,大家表示将把收获融入学习创作,助力非遗推广。

睿思布局 远谋筹策

3月7日,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626”大学生禁毒专项志愿服务队在队长王蕊蕊的带领下奔赴太谷区禁毒教育基地回访。一到基地,张主任便热情相迎,详细介绍近期工作成果,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队长王蕊蕊也顺势回顾2024年双方合作举办的“6·26国际禁毒日”大型活动。交流中,大家聚焦关键问题,一致认为要想吸引年轻人,就得把禁毒知识巧妙融入动漫、短视频等潮流文化里,创新宣传形式。展望未来,双方敲定加强线上线下联动、拓展合作范畴的计划,力求深入推进禁毒宣传教育。

3月12日,智能工程学院“法育未来”专项志愿服务队奔赴太谷区立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基地回访。期间,服务队与基地负责人深入交流本学期工作规划,详细了解“布谷·不孤”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计划进展及当地儿童现状,探讨“小布谷成长伙伴计划”里线下互动如何升温,还就模拟法庭、普法小剧场活动筹备深入研讨,拟依具体案例精准开展。此次回访,服务队精准掌握儿童情况,明晰方向,后续将依孩子们需求打造多元新颖活动,助力其健康成长。

3月12日,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智·惠农”专项志愿服务队在武文娟老师带领下回访太谷县东关村基地。回访中,村主任详述村里农业新成效,如线上视频宣传助力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出圈”,新建文化墙扮靓乡村。武文娟老师盛赞发展成果,服务队全体队员表态持续供智力、技术支持。双方热烈探讨深化合作、创新助农模式、拓宽销售渠道等关键议题。此次回访,情谊升温,为携手推进乡村振兴、促农业农民发展筑牢根基,明确后续服务走向。

3月19日,商务英语学院外语加油站专项志愿服务队回访桃园堡学校基地,同期举办外语加油站第9期:“‘食’尚英语,小朋友的趣味探索之行”主题活动。其间,梁院长与郭老师和基地程校长深度洽谈,回顾过往一载,学院创新采用室内+室外结合的教学模式成效斐然,小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点燃。教学内容更是别出心裁,将多元元素巧妙融入,让孩子们学英语的同时,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提升素养,师生传信环节还进一步拉近了彼此距离。展望后续,志愿者将持续深化与桃园堡学校的合作,紧密贴合学生实际需求,精心优化教学方案、策划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同时为本院学子拓展实践平台,全方位助力师生成长,携手迈向新高度。

3月25日,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e水滴”节水护水专项志愿服务队再次踏入太谷区游泳协会回访。协会呈现出基地设施更新变化,此前合作拍摄的溺水自救视频成效显著,于学校播放后广受好评,众多学生从中习得实用自救本领,安全意识得以增强。志愿者与协会教练、救生员围绕视频优化、拓展传播面热烈研讨,拟定依据季节更迭与本地水域实情,推出“夏季防溺水特别提示”等系列短视频。此次回访有效拉近双方距离,筑牢合作基础,为后续精准有力的防溺水宣传工作铺就道路,双方也将携手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持续发力。

回首过往,校内群策群力,创意的火花不断碰撞;校外脚步匆匆,温暖的传递从未停歇。此刻,春光正好,恰似奋进的号角,信院er满怀赤诚奔赴回访之路,重拾暖心过往,让志愿精神如春芽蓬勃生长。他们用热忱驱散阴霾,以信念踏破荆棘,让志愿之光闪耀,照亮更多人前行,成为时代最美风景线。

(撰稿:靳雅茹 刘旭东  供稿: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摄影:各专项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