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复苏的四月,为加深公众对树木的认知,筑牢古树保护意识,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月2日14:00,绿“环”梦“净”专项志愿服务队协手食品与环境学院“益”心“益”意青年志愿者协会,一同走进绿美农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此次活动。此次活动备受关注,太谷融媒体中心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共同见证这场绿色之行。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王林教授凭借在树木研究领域的深厚造诣与丰富实践经验,为志愿者们带来一场内容详实、妙趣横生的树木知识讲座。专家以乔木、灌木两大树木类别为切入点,从植物分类学、生态学等多维度出发,对树木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进行了细致剖析。


讲解过程中,王教授重点介绍了树干涂白剂,也就是俗称的白药漆,在树木养护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物理学原理来看,涂白剂中的碳酸钙等成分具有良好的反光性,能有效反射阳光,降低树干表面昼夜温差,避免因热胀冷缩造成树皮开裂,保护树木形成层不受损伤。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涂白剂中的石灰、硫磺等成分散发的气味,可驱避害虫,阻止其沿树干向上爬行产卵,降低虫害发生率。同时,涂白剂能对树干表面的机械损伤、虫蛀伤口进行有效覆盖,形成物理隔离层,防止病菌孢子侵入,加速伤口愈合,维护树木健康生长。


防虫药漆作为树木病虫害防治的前沿手段,通过缓释技术与生物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够在树干表面形成物理阻隔层,有效抵御害虫侵害,还能调节树木微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志愿者们严格遵循《树木养护操作规范》,手持专业涂装工具,以精准的手法将药漆均匀地涂抹于树干表面,确保每一处都能得到充分防护。在调配环节,志愿者运用专业的计量器具,精准把控药漆的配比,保障防治效果。在涂刷过程中,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致力于让每一寸树干都得到悉心呵护。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各项操作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展现出高度的专业性。




除了为树木穿上“防护衣”,志愿者们还精心制作了独具特色的树牌。他们精心挑选优质的材质,耐心细致地打磨每一个边角,使每一块木牌都光滑平整、质感十足。随后,以娟秀的字体、鲜明的色彩,将树木的名称、所属科属、悠久树龄等信息一一镌刻其上。这些树牌,不仅是树木的专属“身份证”,更是向公众传递保护古树理念的重要窗口。每一个字符、每一抹色彩,都仿佛是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田,等待着生根发芽,让爱护自然、守护生态的意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太谷融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程拍摄并在活动现场对绿“环”梦“净”专项志愿服务队队长王美茹进行了采访。王美茹表示: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大家通过学习专业的树木知识,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环保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保护古树的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她也感谢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王林教授的精彩讲解,为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专业知识支持,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方法。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洗礼。志愿者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树木知识,增强了保护古树的意识和责任感,更为绿美农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的树木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未来,绿“环”梦“净”专项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携手更多的志愿者和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学生感悟:
“参与这次活动,我收获颇丰。专家讲解让课本知识鲜活起来,亲手涂药漆、做树牌,加深了我对园林养护实操的理解。这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增强了保护古树的责任感。未来我会将所学用于实践,为守护绿色家园贡献专业力量。”
——园林2402班 陈雪莲
“原本对树木了解不多,这次活动却给了我很大触动。从专家讲解中,我知晓了树木的奥秘,也明白了涂药漆和制作树牌的意义。亲身参与其中,让我意识到保护古树、爱护自然的重要性。以后我会更加关注生态,用行动为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计科2404班 李锦
(撰稿:秦梓钰 景春园 供稿:食品与环境学院 摄影:李泽涵 栗永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