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15:00,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培训中心于太古科幻学院301举办志愿发声第67期:微光聚焰,让青春与爱同频。本次活动邀请到第十四届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重拾旧时光,定格婚纱梦”老年婚纱照圆梦计划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陈齐旺同学担任本次活动的主讲人。现场80余位同学与主讲人一同遇见志愿的青春,感受志愿的魅力。

当一帧帧志愿的轨迹再度显现:从最初为学分参与的凤凰山环保行,到疫情后首创的以“遇见·暖阳”为主题的完满团支部活动;从为校园流浪猫狗制作越冬窝棚,到将帆布包二次改造捐赠乡村小学;从拍摄99期“时光爱人人物计划”记录银婚故事,到带领团队斩获全国志愿服务大赛奖项……每一次志愿的背后,都蕴含着陈齐旺对志愿服务价值的深刻思考,恰如他所说“不是我们选择志愿,而是志愿选择了我们。”

遇见·志愿即是上上签
作为数管2202班班长的陈齐旺牵头成立“遇见”完满团支部品牌项目,让团支部与志愿撞了个满怀。暖阳、启智、非遗,它们从一个个品牌变为别开生面大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山区清理垃圾、为孩童送去书籍……行动从来都不是无声的,潜移默化间的希冀与改变都是志愿的嘹亮之声。
前辈的肯定与支持让陈齐旺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志愿的道路上一路生花。“时光爱人圆梦计划,我从大一时的第1期拍摄到现在的99期,这个项目我见证了它的起步,同时它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同频总会相遇,而陈齐旺恰好遇见了志愿。



现场同学们跟随着陈齐旺的故事,去明白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为了学分,更是用一次次的行动感知志愿的温暖,志愿从来不是随口一说,只有行动才更显真情。

遇见·不为人知的成长
志愿的路上不止有感动,还有无尽的成长。价值觉醒、思维跃迁、向阳而生三个关键词是专属于陈齐旺的成长印记。当第一次被市民认出“你们是晋中信院的学生”时,他突然意识到“归属感”不是学校给的,而是我们用行动挣来的价值觉醒;从班长到主席的角色转变,让他学会“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维视角,在策划关爱乡村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时,他创新采用“书本+贺卡+游戏”的组合模式,让志愿服务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这是思维进而跃迁的改变。在面对生活的诸多不如意,是志愿服务的“忙”让他走出阴霾,不在沉浸于生活的困境,向阳而生,迎光而行。




“当你凌晨四点站在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听海浪时,会发现所有的苦难都是成长的伏笔。”陈齐旺感慨道,如果没有遇见志愿,或许生活只会平淡而过,泛不起精彩的涟漪。“当你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世界会为你让路。”他特别强调,志愿服务带来的不仅是简历上的光环,更是思维方式、抗挫能力、人际关系的全面升级。

遇见·彼此同频共志愿
幸而有你们,致彼此同频的我们,志愿的背后离不开幕后团队的默默耕耘。“指导老师化身‘引路人’,总在我觉得没希望的时候站出来给予希望,为志愿的我插上飞翔的翅膀;我的搭档从分工到互助,从磨合到共鸣,我们的凝聚力在一次次活动中淬炼升华。我们不仅是活动的执行者,更是温暖的传递者与接收者。”在志愿的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光。遇见回首时依旧在原地为你加油打气的朋友与团队,不止同频,不止精彩,志愿的故事仍在书写……




现场的同学们通过陈齐旺同学的志愿故事,明白志愿在给予人温暖的同时,也在深深的淬炼着自己,或许只是迈出小小的一步,也是足以感动与温暖他人的一大步,掌声阵阵不绝于耳,希望下一次志愿服务的身影有自己的一份光影。

遇见便是一道缘,缘起志愿,缘起同频的志愿者,志愿的微光如星星之火照耀着我们每个人,青春与爱同频,志愿更与我们同频,愿彼此同频的我们一起志愿向未来!
(撰稿:刘旭东 白红霞 李燕宇 供稿: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摄影:团委美宣工作室 陈齐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