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教育,承载着无数希望。当科技之风拂过乡村校园,这场传统与前沿的邂逅,究竟会带来什么惊喜?此次活动旨在以科技为依托、编程为媒介,打破乡村孩子获取知识的地域限制,点燃他们对科技的探索热情,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技与梦想的种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教育领域稳步前行。4月18日,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智·惠农”专项志愿服务队携手白燕书院,走进乡村校园,通过整合双方资源与优势,为此次活动注入强大动力。


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哪吒主题PPT一亮相,就牢牢吸引住孩子们的目光。讲解时,志愿者抛出问题:“大家知道电子课本里藏着什么秘密吗?”孩子们纷纷举手,眼神里满是好奇。志愿者以“数字桥梁”作比,把深奥的数字技术讲得通俗易懂,还让孩子们想象通过这座桥能看到世界哪些奇妙的科技成果。“哇!那数字桥是不是能通到火星呀?”“肯定能!上次春晚里的机器人还会转手绢呢,肯定就是过桥来表演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气氛热烈,在互动中开启了对科技未来的探索之旅。


在“我的世界”造一座不坍塌的指令城堡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编程,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趣味游戏。“机器人指令大挑战”率先登场,四个孩子们被分为“程序员”和“机器人”两组,扮演“机器人”的同学需要严格按照卡片上的指令执行动作,而“程序员”则需要精心排列指令,以确保“机器人”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通过游戏逐步理解了编程指令的严谨性和顺序的重要性。“机器人指令大挑战”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编程的核心理念,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孩子们对编程的兴趣,还为他们未来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AI“读心术”的头脑竞技场
在志愿者引导下,“猜数字游戏”将活动推向高潮。志愿者通过编程随机生成1-100的数字,孩子们在“大了”“小了”的提示中不断尝试。每一次猜测、每一次提示,都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代码的神奇力量。一位同学成功猜对后兴奋跳跃,志愿者也顺势“安利”:“游戏背后,正是代码在发挥‘超级大脑’的作用。”孩子们在趣味体验中,不仅感受编程乐趣,更直观理解了代码在游戏设计中的核心应用。


原来代码也会说“Passion”
游戏过后,志愿者为同学们发放哪吒主题卡片,鼓励大家思考代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书写下来。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讨论,灵感频现。哪吒的形象激发了孩子们对编程的浓厚兴趣,他们踊跃参与,将哪吒的智慧融入编程创作。有的小朋友写下“蛋仔派对”“抖音”“小猿搜题”,展现了代码在生活中的应用。此次活动打破了知识壁垒,为校园创新教育添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明白代码是赋予生活无限可能的工具,点燃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从“即梦”开始 “AI”为梦想绘色
编程的终点是科技。活动最后,志愿者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要是有科技的帮助,你们想尝试什么新梦想呢?”孩子们奇思妙想不断。展示“即梦AI”功能时,志愿者为孩子们生成了独属于他们的“职业照”。志愿者问孩子们:“你觉得这个AI生成的职业形象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一个小女孩看着自己的AI宇航员照片,眼睛亮的像装满了星星,嘴角都快要飞到耳朵边了。这次体验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无疑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科技与梦想的种子,激励着他们勇敢追寻自己的未来。


此次“智·惠农”专项志愿服务活动,成功在乡村孩子们心中种下科技的种子。志愿者们用趣味横生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领略到编程的魅力,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对科技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智·惠农”专项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秉持初心,深入更多乡村校园。丰富活动形式,引入更多前沿科技内容,为让科技之花在乡村的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撰稿:姬怡娇 郭雅娟 供稿: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樊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