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晋中信息学院完满教育委员会主办,青年志愿者联合会、青春文化宣讲专项志愿服务队联合承办的支队体验日第23期:“无声亦有声,‘爱’语润心,‘语’梦同行”,在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顺利开展。此次活动通过专业手语教学、多元互动体验和沉浸式陪伴服务,为特殊儿童群体送去慢慢的爱意与温暖。




跟着老师这样做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专业手语老师为志愿者们开展基础手语教学,涵盖日常问候、情感表达等多个实用场景,切实针对特殊儿童群体进行更加专业细致的指导交流,期待与更多的特殊儿童产生更多爱的火花,同学们踌躇满志,对此次志愿之旅充满期待。

志愿者这样说
作为首次参与特殊儿童志愿服务的普通学生,志愿者报名初期曾因“特殊儿童”的标签产生服务顾虑。“不确定能否跨越沟通障碍,也担心专业能力不足”,志愿者说道。但通过系统的手语培训与服务场景模拟,这种顾虑逐渐转化为动力。

大手小手捏幸福 共塑温暖时光
在“巧泥塑形”活动中,志愿者与特殊儿童一起用超轻粘土创作。活动时,孩子们通过揉、捏、搓粘土来表达想法,碰到困难就用眼神或手语向志愿者求助,志愿者会引导构思并示范技巧。随着创作推进,志愿者与孩子们的互动增多、信任关系逐渐建立,慢慢的孩子们不在担心,志愿的有声火苗一点点旺盛。




你剪我拼筑幸福 温暖在指尖
在“纸艺拼画”教学环节中,志愿者陪伴孩子们精心挑选彩纸,并帮助他们熟练地运用剪刀,将彩纸转化为多样化的造型,他们也深刻感受到了孩子们非凡的创造力。大家共同探讨创意灵感,将这些形态各异的纸片巧妙地组合成一幅幅精致的艺术作品。志愿者引导他们进行色彩搭配,激励他们勇于创新,孩子们的成果也给予了志愿者心灵上的温暖,同时也领悟到了如何更好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如何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支持,以帮助他们勇敢地展现自我。



手拼碎片凝星梦 投壶闯关树信心
在“拼梦启光”拼图挑战活动中,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星空、梦想等主题拼图,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孩子们有的选择了独立挑战自我;有的与小伙伴们携手并肩,共同面对挑战。当拼图拼好,整个场景呈现时,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脸上绽放出自豪的微笑,志愿者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孩子们的笑脸也温暖照亮了志愿者们的心。
在趣玩嘉年华的投壶闯关环节,志愿者化身为特殊儿童游戏过程中的陪伴者与支持者。在投掷区域,孩子们通过肢体平衡控制与目标瞄准,完成投壶挑战。志愿者鼓励安慰,帮助儿童建立挑战信心。志愿者大声地为孩子们加油助威,与孩子们共同分享欢乐与成就,关爱与支持在有声间传递。




套圈+沙包 志愿暖了时光
在“套圈志愿助”游戏环节,志愿者密切关注特殊儿童的个性化需求,针对行动不便的孩子,贴心帮他们调整站位,提供支持,并传授各种套圈技巧。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快乐,也让志愿者深化了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在开展“沙包飞旋”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参与KT板魔法墙的挑战。志愿者们积极为他们鼓劲加油,当挑战未能成功时,用充满激励的语言鼓舞他们。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志愿者的鼓励交织在一起,同时也坚定了志愿者们继续投身于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当中。




许愿微光汇志愿 通道温情暖人心
心愿墙上粘贴着“我还想哥哥姐姐们下次来”“祝愿哥哥姐姐和我一样天天开心”“愿我们都平安喜乐”等孩子们的真挚祝福,这一瞬志愿有了具象化,志愿者们用有声的行动向无声的孩子们送去专属的温暖,这正是志愿动人的瞬间。孩子们用手语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表达着对志愿者的感激之情,志愿者们也以笨拙的手语回应着,洋溢着和谐与温馨。




灵魂画手聚志愿力量 妙笔生花展公益风采
在集体绘画创作环节,超大画布平铺于桌面,活动中,小朋友蘸着蓝色颜料,在白布中央抹出漩涡,志愿者拿上画笔和孩子们一起绘制出各种绚烂多彩的图案,金色的阳光洒满四周,为这幅作品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志愿者与孩子们在嬉笑间共同编织出一幅温馨而感人至深的场景。






夕阳将操场染成金色,几个男孩跃起身影打起篮球。志愿者临时上场,作为他们的队友,主动传球,快速转身防守,配合的十分默契。篮球划出完美的弧线,就像志愿者与孩子们心与心相连的轨迹,编织着陪伴的故事。

感受无声温暖
这次活动,对于志愿者来说,是一次难忘的成长之旅。从最初的紧张忐忑,到后来的从容自信;从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们相处,到成为他们眼中的贴心伙伴。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志愿者们收获了温暖、感动和快乐,也学会了如何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也让他们更加明白了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付出,更是一种收获。


志愿者们为他们架起一座爱的桥梁,通过运用光影、触觉与趣味互动的方式,让沟通变得不再艰难,在欢笑与互动中打破隔阂,进一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个充满爱的氛围,让“我可以”的积极心态取代“我害怕”的消极情绪。
每一个特殊的灵魂都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每一个纯真的梦想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让我们携手并肩,用无尽的爱,为特殊儿童的世界添上一抹更加绚烂多彩的声音与色彩。让志愿的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份温暖与关爱循环不息,照亮更多需要关怀的心灵!
(撰稿:常 乐 杨 洋 田雨晨 供稿: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青春文化宣讲专项志愿服务队 摄影:团委美宣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