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激发专项志愿服务队活力,打造支队活动(项目)品牌,我校特开设志愿发现:“支队体验日”系列活动,两周一期,所有专项志愿服务队可自主承办或与多个支队共同合作,开展形式不限、内容丰富、新颖且实效的品牌活动,深入服务基地,让更多学生了解支队特色,为支队提供常态化的展示平台。
5月14日15:00,由完满教育委员会主办,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寻古芳华”晋剧文化传播专项志愿服务队承办的支队体验日第24期:“晋剧传播,让古老文化理解更轻松”益筑行动在晋中市太谷区晋剧博物馆举办。

一步一戏韵 初遇晋剧美
走进晋剧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乐器,一件件陈列在志愿者眼前。与此同时,粉墨课堂正式拉开帷幕。讲解员率先带队,在博物馆展示区聚焦晋剧四大件深挖独特文化精髓,带领大家依次探访内院戏台、手工艺制作区与名人图片墙,一起探寻历史魅力。那些精美的戏服、古老的乐器、珍贵的剧照,无不诉说着晋剧曾经的辉煌。人们目不转睛的盯着这些工艺品,无不在诉说着对匠人的钦佩和对晋剧的震撼!程强老师的精彩补充,让大家对晋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百工传戏韵 妙手绽新声
粉墨课堂余韵未散,意犹未尽的大家跟随志愿者一起踏入“晋剧百工坊”,三大匠心工坊同步开启。志愿者认真执笔为洁白的脸谱勾勒色彩,探索脸谱色彩的精彩碰撞,用丹青绘就脸谱神韵,当晋剧的韵味萦绕在我们身旁,吸引着更多的人亲手制作。一排排精美的饰品陈列在桌板上,大家仔细端详着饰品,认真思考如何装饰戏剧人物,他们亲手打磨椰子壳,缠绕马尾弓毛,亲自体验用丝弦制作晋胡,触摸晋胡千年韵律,以头饰卡片、文创拨浪鼓为媒,让传统与创意在指尖碰撞,每个人都亲手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晋剧江湖。



快门轻响 定格晋魂瞬间
活动间,镜头聚焦每位志愿者专注学习的特写,画脸谱时的凝神细描,制晋胡时的匠心打磨,创作文创时的奇思迸发,无一不诉说着大家对晋剧的热爱。随着三组工坊体验收官,大家或头戴亲手绘制的脸谱,或手持文创作品,齐聚博物馆古戏台,于光影交错间,以青砖黛瓦为幕,以戏韵匠心为景,一帧帧画面,都是大家对晋剧文化最鲜活的礼赞。











知识抢答 现场超燃
知识问答环节热火朝天。志愿者们跃跃欲试,时刻准备迎接讲解员抛出的知识挑战,在这场知识的比拼中,志愿者们面对讲解员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关于体验环节中的关键知识点,还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都能迅速反应、自信抢答,清脆响亮的回答声,精准无误的答案,赢得了现场阵阵惊叹与热烈掌声。志愿者的每一次举手,都充满了笃定,每一次回答,都彰显着智慧。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积累,也感受到了对晋剧的文化自信。


从粉墨课堂的文化深入,到百工坊里的匠心传承,再到快闪镜头下的风采定格,再到精彩纷呈的知识抢答,每一位志愿者都用行动诠释着对晋剧文化的热爱!传承之路,道阻且长。愿更多人加入晋剧传承,成为晋剧文化的星火!让梆子声腔跨越岁月长河,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永远唱响三晋大地的文化强音!

(撰稿:靳雅茹 供稿: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寻古芳华”晋剧文化传播专项志愿服务队 摄影:团委美宣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