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9:00,由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益”心“益”意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白塔区鼓楼社区协办的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邂逅,在太谷鼓楼街道浪漫上演,以“传统民俗+潮流打卡”为画笔,在这条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街上,勾勒出一幅青春与古韵交织的绚丽画卷,志愿者们与街道居民朋友携手走进古街,以青春视角续写古街的时代故事。此次活动引发媒体广泛关注,经《太谷新闻》专题报道、太谷融媒体中心多平台联动传播,收获社会各界高度赞誉与热烈反响。


启幕 青春撞上古韵火花四溅
清晨的阳光洒在鼓楼街道,一场唤醒历史、激荡青春的狂欢启幕。开幕式上,主办方代表致辞强调,以青春力量传承文化、促进社区融合是本次活动的核心使命,字字句句都点燃了现场的期待。
“历史的余韵还在心头萦绕,青春的活力已蓄势待发!”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的学生们踏着明快节奏登上舞台,以一场《旋律之翼》花球啦啦操为整场活动精彩开场。她们手中翻飞的花球如绽放的繁花,与古朴的鼓楼背景相映成趣。队员们用热情洋溢的表演诠释“古韵新声”,既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蓬勃朝气,又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开幕式融合了民俗表演等多种形式,从非遗传承到红色经典,从本土风情到多元艺术,不同形式的节目在此交织碰撞,让古老的鼓楼街道化作文化传播的鲜活舞台,既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青年的演绎中迸发蓬勃生机。




开玩 游戏解锁文化新姿势
活动现场的喧嚣与活力奔涌而出,签到处早已排起长队,主持人为大家介绍游玩攻略,志愿者们以热情洋溢的姿态引导居民朋友签名打卡、领取集章卡片。



六大主题摊位如六座文化驿站,错落分布于古街两侧,以创新形式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生命力。太谷区子平家庭农场为“健康大探秘”的摊位提供了新鲜的瓜果蔬菜,现场展示龙舟编制等手工技艺,并邀请参与者一同体验,紧扣端午主题,让参与者提前感受传统节日氛围,多元的体验获得无数点赞。志愿者手持食物元素卡片,引导居民化身“健康营养师”,结合农场直供的新鲜食材,讲解传统农耕与现代健康理念的融合。“鼓韵花驿”前,志愿者化身“植物文化使者”邀请参与者挑战“花影谜踪”,并介绍花卉背后的文化故事。




“鼓楼墨韵・原创手作”区域,志愿者特别准备的创意盲盒,由参与者抽取鼓楼元素创作,分享建筑与符号的历史渊源;“绿环・叶间漫游亭”中,桌上整齐摆放着各类植物种子标本与色彩鲜艳的种子卡片,志愿者手持卡片热情邀请大家参与“种子猜猜乐”游戏,以趣味互动唤起人们对农耕文明的敬畏。

线上互动环节的“#团聚鼓楼・拾光印记#”话题,更是打破了空间界限,让这场文化盛宴的影响力呈几何级扩散。居民们凭集章兑礼展露笑颜,盼再相聚共续文化之约。同时,此次互动环节礼品亮点十足,均为自主设计:有精致的鼓楼造型冰箱贴,尽显地域特色;还有带食环元素的“食小环”亚克力立牌,创意满满。在现场,来自花儿合唱团的靳鑫瑞同学带来了精彩献唱,清澈悠扬的歌声回荡在活动现场,一曲终了,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不少路人纷纷驻足,用手机记录下这美妙的瞬间,为这场文化盛宴增添了动人的艺术色彩。






开吃 小吃串联历史与味蕾
这场狂欢以文化为底色,更以舌尖风味勾勒出鲜活的历史长卷。雨泉豆制品、郝膳坊特色美食、鑫饼记传统面点、荣欣堂太谷饼、胡蔴子等非遗产品整齐陈列,香气四溢。传承人们精心准备试吃小样,热情邀请居民品尝。志愿者们细心讲解每道美食背后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让大家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更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场舌尖上的非遗之旅,串联起历史与味蕾,让传统美食文化在品尝与交流中焕发新生。




此次活动以创新形式为笔,以文化传承为墨,在太谷鼓楼街道这幅历史长卷上,书写下青春与古韵交相辉映的崭新篇章。它为青年搭建文化体验平台,激活古街活力,凝聚社区情感。未来,食品与环境学院与鼓楼社区将继续携手,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持续绽放光彩,让青春力量为历史文脉的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撰稿:牛 赫 供稿:食品与环境学院 摄影:食品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