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0名河东立邦希望小学的小学生走进晋中信息学院,开启了一场由完满团支部、水上运动协会与行者导航专项志愿服务队三方共同精心策划的沉浸式研学之旅。这场活动打破校园边界,将学术氛围、传统文化与运动活力巧妙融合,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充满惊喜的成长之路。





校园探秘 行走中的知识课堂
踏入校园,一草一木都成为了知识的载体。审计2303班完满团支部化身“校园讲解员”,生动语言将校园历史、建筑特色、完满教育讲给孩子们听。走进七号教学楼,孩子们看到了墙面上粘贴着哥哥姐姐们拼搏奋斗的励志故事;路过科幻学院,他们又看到了具有特色的建筑风格……面对这些新鲜有趣的知识,孩子们时而托腮沉思,时而踊跃提问,求知的渴望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悄然生长。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孩子们发亮的眼睛里,映出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香囊传情 指尖上的传统文化
活动转至香囊制作坊,一场与传统文化的邂逅在此上演。推开房门,混合着艾草、薄荷的清香便扑面而来,惹得孩子们不约而同深吸一口气。行者导航专项志愿服务队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五彩丝线、精美香囊胚和天然香料。志愿者们耐心示范,从穿针引线到填充香料,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孩子们纷纷化身“小小手工艺人”,挑选自己喜爱的丝线,认真搭配香料。当一个个散发着淡淡药香的香囊在他们手中诞生,孩子们立刻开启讨论,“我的像刚晒过的草药枕头”“我的闻起来像春天的花园!”此起彼伏的惊叹声里,两千多年前的文化习俗,正化作灵动的丝线,在孩子们指尖延续出新的生命力。





舞龙逐梦 创意中的文化传承
来到舞龙制作区,色彩斑斓的纸张和竹条仿佛被赋予了魔力。志愿者们熟练地运用“剪、折、贴、绘”等技巧,一边示范剪裁,一边讲解:“龙头要威武,龙鳞得对称。”孩子们则在旁耐心听讲并观察志愿者们的手法。孩子们有的仔细裁剪龙身,有的认真描绘龙鳞,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当第一条橙红色的小龙诞生,欢呼声瞬间响起。大家举着自己的作品在校园奔跑,此起彼伏的“驾龙喽!”让路过的大学生也驻足微笑。飘动的彩龙下,传统文化正以最生动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





竹编匠心 编织里的奇思妙想
接着竹编龙船制作环节,翠绿的竹丝成为了孩子们探索传统技艺的“伙伴”。志愿者们耐心讲解竹编技巧,手把手地指导孩子们编织。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着,小手也不闲着,摹仿着同学们的动作,尝试编织属于自己的竹编龙船。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颜。当那一艘艘精致的竹编龙船漂浮在校园湖面,伴随着轻风荡漾,仿佛载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与美好梦想,驶向远方,传统技艺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静待茁壮成长。





皮划艇趣体验 湖面上的勇气挑战
激动人心的“皮划艇”体验环节终于来临。水上运动协会的成员们首先进行了专业的划桨示范,并详细讲解了安全知识和操作要领。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们穿上救生衣,小心翼翼地登上皮划艇。
“三、二、一,出发!”随着水上运动协会队长的口令,平静的湖面瞬间热闹起来。志愿者们一边帮孩子们调整肩带,一边幽默提醒:“穿上‘小盔甲’,我们都是水上小勇士!”起初,皮划艇还有些摇晃,孩子们紧握着双桨,脸上写满紧张。但随着桨叶一次次划入水中,皮划艇逐渐稳了下来,在湖面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水花四溅,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四溢开来,他们时而加速前进,时而左右划动,感受着水上运动的无穷乐趣,勇气与探索精神在逐浪中蓬勃生长。





这场由三支队伍携手打造的研学之旅,不仅为河东立邦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大学的窗口,更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收获知识、体验文化、挑战自我。活动虽已结束,但这段充满意义的经历,必将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珍贵记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勇敢追梦,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撰稿:赵妍洁 供稿:淬炼·国际商学院 摄影:李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