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启舞计划的小伙伴们怀揣着对舞蹈的热爱出发,要把太谷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幼儿园用舞蹈串成一条“美育彩虹”。你瞧,艺术的小火苗正顺着这条彩虹悄悄传递,等着在孩子们心里开出甜甜的花呢~







双师课堂解锁少儿舞蹈教学密钥
启舞计划社会服务践行团踏入太谷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两位在舞蹈教学领域颇有建树的老师——民族舞专业的张老师和擅长爵士舞、流行舞教学的李老师。张老师多年来深耕民族舞教学,对儿童舞蹈教育有着深厚的研究;李老师则凭借对流行舞蹈的敏锐感知,在幼儿舞蹈教学上独树一帜。
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舞蹈教室里,张老师率先分享起自己的教学经验。他深知,儿童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必须将舞蹈教学与趣味元素紧密结合。张老师展示了自己创编的民族舞教学案例,比如在教授藏族舞时,将屈伸动作比作小树苗在风中轻轻摇曳,把甩手动作想象成小孔雀展开美丽的羽毛。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瞬间激发了志愿者们的灵感,大家纷纷记录下这些独特的教学方法。在舞蹈动作教学中,李老师将流行舞的基本步伐与儿歌旋律相结合,比如随着《小星星》的音乐,教孩子们用简单的滑步和拍手动作,营造出星星闪烁的氛围。李老师强调:“幼儿舞蹈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舞蹈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童趣课堂点燃幼儿舞蹈热情
带着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学到的满满“干货”,志愿者们走进当地幼儿园。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好奇的目光,瞬间让志愿者们倍感温暖与责任。志愿者们将从两位老师那里学到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把复杂的舞蹈动作转化为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在教授爵士舞的手部动作时,志愿者们告诉孩子们:“我们的小手是魔法棒,现在要变出漂亮的花朵啦!”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跟着模仿,一双双小手在空中舞动,仿佛真的拥有了神奇的魔法。6岁的朵朵原本躲在角落,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她跟着节奏跳起“小兔子蹦蹦跳”的动作,开心得直转圈。
看着孩子们沉浸在舞蹈的快乐中,志愿者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课程到了尾声,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围着志愿者,拉着他们的手说:“哥哥姐姐们,下次还来教我们跳舞好不好?”这一声声稚嫩的请求,是对志愿者们最大的肯定。
从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经验沉淀,到幼儿园的生动实践,“启舞计划”社会服务践行团完成了一次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这场艺术接力不仅让孩子们收获快乐,更让志愿者体会到社会服务的价值。未来,团队将继续以舞为介,奔赴更多角落,播撒美育种子,助力童心绽放。
(撰稿:刘晓琳 供稿: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启舞计划”社会服务践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