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淬力同行·乡遇金谷”乡村振兴促进团揭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一幕。燃一次青春征途,在理论浸润中明晰乡村振兴路径;寻一场红色足迹,于史料回溯中汲取奋进力量;访一批民兵子女,在温情对话中感知乡土脉动。此次活动以“淬商赋能,助力太谷新发展”为主题,让志愿者们在学思践悟中积淀农学知识、锤炼实践本领,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发展。

以青春之力 绘乡村新篇
一张张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照片滚动在上河书院207Q+·赋能空间的大屏幕上,这些定格的画面,点燃每个人心中的无限热情与期待。“首先就是最重要的安全问题,大家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实践中敢想、敢做、敢拼,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学工副院长范彦鼓励队员们在实践中肯吃苦、能吃苦,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话音落下,两个团队代表郑重接过“三下乡”实践队旗,尽显昂扬斗志。接着,红马甲交接仪式,则承载着奉献精神的薪火相传,将三下乡精神传递给新一代。随着宣布出征,全体成员齐聚舞台中央,他们目光坚定,神情专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对未知旅程的期待。这一刻,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只有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决心在空气中流淌。












实践团队随即奔赴范村,范彦院长首先向范村镇党委副书记冯美东以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行程与安排;冯书记介绍道,范村农业根基深厚,自九十年代起便能够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历经多年发展,如今不仅产业兴旺,更能将先进耕作经验辐射至吕梁、长治等地,在乡村振兴征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触摸历史印记 解锁麻雀战密码
实践团成员走进范村民兵红色教育基地。一进馆,就被讲解员讲述的范村民兵英雄事迹所吸引,尤其是墙上贴着的泛黄作战记录,详细写着“小股设伏、声东击西”这些打法,让大家明白了当年民兵是怎么靠着灵活的“麻雀战”战术取胜,生动还原出当地民兵以“小、灵、快”为特色的麻雀战智慧,让成员们深切感受到先辈在困境中迸发的战斗智慧与顽强意志。




民兵先烈故事跃然,实践团成员们看到当年民兵们在战场上穿梭的身影。实践团成员们深知,这些作战记录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在这一刻,他们对民族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决心。





民兵武工团子女文艺汇演传父辈荣光
站在民兵纪念碑下,我们时常在想“民兵,他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今天,实践团成员有幸采访到范村民兵英雄的子女,成员们在聆听中拼接起散落在民间的英雄碎片。“制雷大王”程臭娃的女儿说自己的父亲在其青少年时便毅然加入民兵队伍,投身保家卫国的战斗中。父亲的英勇事迹与坚定信念,如同一颗种子,在她心底生根发芽,让崇拜之情随着岁月愈发深厚。
“家里的两个厕所,其中一个藏满了炸药,那是父亲和队员们守护安全的‘秘密武器’。”她娓娓道来,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为传承父亲的精神,她以父亲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精心编排“抗日”文艺节目,将麻雀战中民兵战士们的智慧与无畏融入表演。这些节目不仅在本地社区精彩上演,更走进周边山村开展公益汇演,延续一个家庭的记忆绘本。






暮色漫上屋檐,范村的探索里有民兵红色教育基地的伟大故事,更有民兵子女的切身感悟——这堂社会实践课的首映让促进团成员深受触动。未来,促进团将带着范村的故事继续前行,让更多青春力量汇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在田野间书写属于青年的担当与热血。
(撰稿:任冰冰 尚文蕊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摄影: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