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渐歇,暑气未消,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满载收获与不舍中落下帷幕。从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到社区街巷的躬身服务,从社情民意的收集反馈到健康宣讲的创意输出,健康“π”乡村振兴促进团的青年学子们以青春之力扎根乡土,用实际行动在希望的田野上写下生动注脚,为这个夏天留下了最滚烫的青春印记。

健康路上青春“在线” 农场实践写新篇
健康“π”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子平农场、绿美农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将健康理念融入实践。队员们学习识别成熟瓜果,结合专业知识采摘包装,将“健康科普课堂”开设在田野间、农场里,用新鲜食材制作沙拉并讲解营养知识,通过直播推介农场管理模式与农产品健康价值。健康知识化作田间指导,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他们将以专业能力持续为乡土健康赋能,让青春绽放始终与祖国需要同向同行。













食育“动”起来 健康“驻”心间
健康“π”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太原市荔竹社区、玉园南社区,为居民带来科学健康理念普及盛宴,将营养科普、心理调适等知识巧妙融入趣味互动,吸引众多居民和儿童踊跃参与。
活动现场满是健康与活力的交融。抢答声、探讨声与草药香缠在一起,孩子们的雀跃、大人们的专注,都浸在健康知识里。亲子协作的笑语、按体质调配的讲究,伴着传统功法的舒展招式,让养生智慧在互动中自然流淌。太原教育报道的镜头,定格下这场热闹又暖心的健康聚会。



















调色盘里的健康处方
当艺术的韵律撞上健康的节奏,会谱写出怎样的社区欢歌?健康“π”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鼓楼社区,以“艺动护健康,童叟共安康”为主题,将艺术表演、互动游戏与健康知识巧妙融合,在老幼同乐的氛围中,让健康理念悄然融入生活。
“银龄乡音・健康欢唱”专场里,老歌新编加入“作息规律身健康”等歌词,乡音合唱传递健康智慧,健康闯关赛中,救援包扎教学、养生穴位拍打等环节,让居民在实践中掌握健康技能,知识快闪站通过问答和食物分类赛深化认知,老年迪斯科艺术秀更将中医养生动作融入舞步,点燃活力。活动既搭建了代际互动桥梁,又让健康理念落地生根,彰显了三下乡服务基层、助力振兴的价值。








当专业遇见老字号:健康密码解码之旅
当实验室的试管遇见老字号的酱缸,当课本里的营养公式撞上非遗工坊的老手艺,会酝酿出怎样的健康灵感?健康“π”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学子们走进鑫炳记非遗文化园、六味斋云梦坞文化产业园及山西老陈醋厂,开启了一场“品老味道、探健康理、传新活力”的三下乡实践之旅。



在六味斋,智能化车间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流程管控,将“古法发酵·零添加”的承诺转化为农残检测、微生物监控等硬核标准,山西老陈醋厂的陶缸中,3000年酿醋工艺藏着“顺应自然”的健康密码,从原料筛查到陈酿监测,每一步都平衡着美味与养生,鑫炳记的生产线上,麦香里飘着“选料必精”的坚守,现代设备与传统手艺的结合,让谷物本味与营养健康精准对接。这场实践,让学子们读懂了老字号守护健康的智慧,也为传统美食注入了青春视角的健康动能。












为期一周的健康“π”乡村振兴促进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活动期间,团队深入社区与企业,通过健康科普、文化互动、产业调研等多元形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实效,为基层健康建设与传统产业创新注入青春动能。
在实践结穗上,杨欣老师对活动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实践中展现出的创新意识与担当精神令人动容,从社区里将艺术与健康融合的互动设计,到老字号调研中用专业视角解读传统工艺的健康密码,每一项实践都彰显了大健康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初心。队长牛赫坚定地说:“健康科普的落地见效,印证了专业知识对接基层需求的价值。我们会持续深化专业实践,让青春之力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的交汇点上,绽放专业光芒。”其他队员们表示,三下乡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专业知识在乡土间的生命力,将持续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那些烈日下的奔波、深夜里的打磨、反复推敲的细节,从田间到社区,从知识普及到技能实操,每一步都踏在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的交汇点上。这不仅是一次实践的落幕,更是健康理念扎根日常的开始。当青春的付出变成千家万户的健康自觉,当点滴努力汇入健康中国的洪流,三下乡的意义是让健康生根的土壤,是让温暖延续的火种,照亮更多人走向健康生活的路。

(撰稿:刘李珂 景春园 供稿:大健康学院 摄影:刘 媛 韩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