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河书院204圆心·青春社区剧场暖意融融,一场名为维权“不打Young”的“益”起演,“权”搞定!大健康学院维权Cos营活动在此热闹开启。活动聚焦大学生日常权益痛点,以模拟场景为载体,让同学们跳出书本,在沉浸式体验中直面权益问题,掌握维权本领。


抽卡“盲盒”!解锁权益“小剧本”
主持人手持装满阄签的透明盒,邀请同学们上台抓阄,确定“表演者”与“军师”角色。表演者需再抽场景名片即兴表演,感受权益问题;拿到名片的同学或梳理思路、或小声模拟,“军师”们则紧盯舞台,部分人还拿笔记本记录,为后续支招做准备。



情景“飙戏”!还原校园权益“真场面”
随着主持人一声“表演开始”,同学们围绕食堂、网购、宿舍、网课套路四大高频权益场景展开演绎。在舞台上,同学们将这些场景演的活灵活现:食堂打菜阿姨手抖洒菜、面对质疑不耐烦;宿舍室友打游戏噪音不断、无视提醒;网购货不对板、网课机构的不负责任,这些场景让台下学生倍感熟悉。同时,同学们也将维权时的手足无措演得十分真实:有人急得说不出话,有人找不到投诉入口,有人最终无奈妥协。“这简直就是我!”场下不时传来共鸣。



军师“支招”!拿捏维权“硬技巧”
表演落幕,场下瞬间沸腾,“网购商家也太坑了吧!”“室友这样太影响休息了!”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此时,“军师”们正式上线,在场下纷纷举手发言,针对不同场景精准输出维权方案。针对宿舍噪音问题,有“军师”提出:“先和室友坦诚沟通定作息公约,比如晚上11点后不打游戏、不喧哗。”网购问题先联系平台客服申请介入,若平台不处理,就向平台投诉,表明自己的诉求,维护自身权益。”此外,食堂菜量不足可直接找经理反馈,网课机构可以联系市场监管部门。



收获“满格”!维权从此“有底气”
权益问题就像捉迷藏,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看似微小的“疏漏”,若放任不管,不仅会损害个体权益,更可能助长漠视规则的风气。但通过这次维权Cos营活动,同学们跳出了“忍一时”的被动心态,学会了用敏锐的目光主动寻找“藏起来”的权益问题——从核对消费清单到留存凭证,从识别侵权行为到明确维权渠道,每一步实践都让“维权”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具体能力。更重要的是,活动传递了“权利需主动主张”的核心意识:维权从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珍视,更是对市场秩序的积极维护。
未来,相信同学们会带着这份底气与技巧,让维权意识融入日常,让维权行动永不掉线,真正做到维权“不打Young”!

撰稿:马乾钊
摄影:大健康学院权益部
供稿:大健康学院权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