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满载希望的时节,时光的笔触缓缓铺展,镌刻下信院er在志愿征途中的崭新篇章。9月,伴着新学期的号角,信院er重启服务征程,始终朝着专业、高效、暖心的方向坚定迈进。截至9月底,我校48支专项志愿服务队基地回访已全部完毕。重拾过往被热忱点亮的记忆,探寻志愿精神如何薪火相传,见证青春力量在每一次付出、每一份坚守中熠熠生辉。
倾听需求:从“面对面”到“心贴心”
9月14日-9月17日,智能工程学院“星智益行”专项志愿服务队与太谷区南关小学、恒达幼儿园陆续开展基地回访工作,围绕本学期“科技+国防”主题活动筹备,推进需求调研与服务优化。回访前,团队提前对接两校,明确科普与国防教育的需求及困难,并召开行前会初步策划活动。实地考察中,了解到两校存在师资短缺、资源匮乏等问题;座谈时,校方介绍工作进展,志愿者分享心得并建言,双方就主题活动达成共识。校方高度认可过往服务,队伍将总结经验,全力助力两校主题活动,培育校园爱国情怀。


9月17日,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学院红星闪闪专项志愿服务队赴白塔社区开展退伍老党员回访活动,秉持“关怀、细致、持续”理念为老党员提供贴心帮扶。活动中,志愿者与老党员促膝长谈,分享志愿经历、共话九三阅兵感悟,老党员们还结合革命勋章、老照片等实物讲述红色故事,在互动中加深信任与联结。回访既总结过往服务,也为后续工作明确方向,服务队将以此为动力,优化活动传递温暖,未来还将深化社区联动,让红色精神在志愿服务中持续闪耀。


9月17日,大健康学院健康膳食专项志愿服务队在指导老师刘悦的带领下,赴山西圆罡中医院开展“深化合作、共促健康”主题回访,总结过去一年服务成效并敲定新学年工作计划。通过了解中医药特色诊疗,体验并学习多项中医理疗项目,为“中医+营养”融合服务储备技能,深入交流中药膳食疗的搭配原则与应用案例,并就如何将中医养生智慧融入日常膳食展开讨论,为后续服务把准方向。此次回访在巩固现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专业水平,也为项目注入持续动力。与此同时,还完成了新老队长工作交接,确保服务队工作无缝衔接、稳步推进,力争在新的学年中再上新台阶。


9月19日,商务英语学院外语加油站专项志愿服务队赴桃园堡学校开展基地回访活动,与校方深入交流合作事宜,并同步开展“教师节”主题趣味英语教学,实现回访与服务双推进。回访中,双方就前期志愿活动成效、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等展开沟通,校方对服务队教学模式给予高度认可。结合教师节契机,服务队设计“词汇闯关”“感恩表达”“情景互动”及贺卡制作等环节,让学生在趣味互动中学习英语、表达师恩。此次集体回访,既夯实了校社合作基础,也通过定制化教学深化了志愿服务实效。未来,服务队将持续以回访优化服务,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英语学习支持。


9月20日,远景学院沐阳专项志愿服务队赴太谷北城小学进行基地回访,与该校程老师围绕上学期志愿活动展开深度洽谈,共商活动成效、经验及未来优化方向。程老师结合学生反馈给予评价:“项目以双语创新形式解读国学‘五常’,成效突出。后续可进一步丰富教学场景,将国学与文化实践活动结合,助力学生沉浸式深化理解与表达。”程老师亦对去年服务成效予以肯定,并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愿。服务队将以此为依托,持续为北城小学提供优质志愿服务,推动国学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实践提质增效。


合作机制:从“物理相加”到“化学相融”
9月17日,商务英语学院晋风传承专项志愿服务队组织前往太谷区非遗馆,与场馆负责人就新学期发展方向与规划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平台,坚持激励学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同时开展晋风传承第7期“以青春之力传晋艺,用志愿之心守非遗”主题活动,通过实践体验与文化宣讲,助力非遗技艺的传承与推广,致力于带领更多参观者深入感受晋风文化魅力,让信院学子在实践中感知非遗文化的厚重底蕴,愿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搭建起传统技艺与新时代的桥梁。


9月17日,“绿”环“梦”净专项志愿服务队由指导老师杨欣带队,于太谷鼓楼社区开展基地回访,核心对接后续环保主题志愿服务细节,明晰生态公益行动方向。团队与社区工作人员深入洽谈,详细掌握社区日常环境治理节奏、居民环保诉求及公共活动空间使用规划,为精准服务筑牢基础。双方就此达成共识,确定围绕“水生态”“绿色空间维护”策划系列活动,以“专业+融合”模式提升居民生态保护意识。服务队将以实践活动创新为切入点,为居民带来丰富环保志愿体验,为社区志愿服务提质增效、助力基层生态治理注入鲜活力量。


9月17日,智能工程学院“匠铸玛钢”专项志愿服务队走进山西龙城玛钢有限公司进行基地回访,并就后续深度融合进行交流。双方围绕“劳动教育+玛钢文化”主题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一是组织学生参与玛钢铸造实践,亲身感受精密制造工艺,锤炼劳动精神;二是开展“工人故事汇”活动,邀请一线工匠分享经验,传递匠人情怀;三是深入调研玛钢发展历程与技术革新,通过新媒体等形式推广工业文化。此次回访为后续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弘扬产业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将持续拓展协作的深度与广度,助力玛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校地共建:从“握手”到“牵手”
9月10日,信息工程学院626大学生禁毒专项志愿服务队走进太谷区禁毒教育基地开展基地回访,与负责人深入座谈。双方回顾禁毒宣传、社区帮扶的合作成效,剖析当前禁毒工作新挑战;基地负责人指出部分群众对新型毒品认知不足,服务队结合实践提议增设互动小游戏提参与度。此次回访旨在强化合作、破解难点,完善“志愿服务+基地教育”模式,双方最终商定联合开展青年群体精准宣教,服务队将优化方案,与基地共筑全民禁毒防线。


9月12日,信息工程学院“晋剧会说话”文化传播志愿专项服务队走进晋剧博物馆基地,进行回访交流活动。双方围绕晋剧艺术推广、师资培训、校园与社区文化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座谈,旨在进一步巩固前期文化帮扶成果,详细了解基地近期的工作内容,探索今后以更加有趣且精准有效的文化服务方式。此次回访不仅加强了服务队与基地的联系,也为推动晋剧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创新传播方式,让“晋剧会说话”走进更多群众心中。


9月12日,艺术传媒学院“七彩故事会”关爱儿童成长行动专项志愿服务队在指导老师黄海男带领下,赴太谷二幼展开基地回访,重点对接后续志愿服务细节,明晰工作方向。服务队与园方深入沟通,详细了解幼儿园日常教学及活动时间安排,双方达成共识,确定后续将围绕“绘本讲解”“环保”等主题策划系列活动,并敲定与其他服务队联合举办活动的计划。此外,本次回访同步完成新老队长交接,梳理服务队工作内容、分享工作经验,既为后续志愿活动开展筑牢基础,也通过跨队协作与活动创新,为幼儿带来更丰富体验,为基地志愿服务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9月13日,智能工程学院“法育未来”专项志愿服务队前往太谷区立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基地回访,双方围绕“布谷·不孤”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计划阶段进展、太谷区该类儿童现状深入交流,重点跟踪孩子们学业、生活及心理状况,聚焦“小布谷成长伙伴计划”优化,探讨通过户外拓展、兴趣小组强化志愿者与儿童互动;结合智能学科优势,还研究将AI与大数据融入“模拟法庭”“普法小剧场”,计划依托真实案例生成普法剧本。回访明晰服务方向,服务队后续将针对儿童需求开展精准关爱,以法律与陪伴助力成长。


9月17日,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学院行者导航专项志愿服务队前往文庙社区进行基地回访,与社区老人共度温馨午后,聚焦服务成效调研与社区需求摸排。志愿者先与老人亲切恳谈,详询生活近况、太谷景点宣传建议及志愿工作意见,助力本地文旅发展;随后送上扇子,邀请老人在扇面书写寄语、姓名或心仪句子,老人们踊跃参与,“你们都很好”等字迹间满含认可与情谊。此次互动既加固与社区的情感联结,更明晰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服务队将拓展服务形式,策划贴合老人兴趣的文化活动,营造温暖陪伴的社区氛围。


信院学子们在志愿之路上深耕细作,服务方案在一次次研讨中愈发完善,他们携手同行,志愿足迹在一个个基地留下温暖印记。金秋九月,恰似收获的序章,信院er带着回访的满满收获踏上新程,珍藏暖心点滴,校内凝聚共识、在校外传递温度,在每一次服务中延续初心,在每一段征途中书写担当,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信念,始终成为信院er前行的力量。
撰稿:靳雅茹 杨 洋
摄影:各专项志愿服务队
供稿:青年志愿者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