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焦点

完满焦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完满焦点 > 正文

“沙砾映山河 一笔绘家国”——晋中信息学院国庆主题沙画创作赛

发布时间:2025-10-17阅读数:

今日秋意渐浓,山河溢彩。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弘扬深厚的家国文化,V沙画社于10月15日晚上在三达书院意空间成功开展了以“沙砾映山河,一笔绘家国”国庆主题沙画创作赛。本次活动别开生面,以沙为墨,以指为笔,将三十颗炽热的青春之心凝聚于方寸沙盘之上,共同谱写一曲对祖国的深情赞歌。活动伊始,意空间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沙画社社长正立于台前,细致地为到场的五组共三十名选手讲解比赛规则与流程。他身后的大屏幕上,“沙砾映山河,一笔绘家国”的主题鲜明夺目。社长神情专注,手势坚定,不仅清晰地阐述了“国家情怀”“时代发展”与“传统文化”三轮比赛的深刻内涵,也点燃了在场每一位参与者胸中的创作火焰。同学们凝神静听,眼神中充满了对即将开始的沙画之旅的期待与思索,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为接下来的创意迸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晚上,首轮预热赛“国家情怀”正式拉开帷幕,计时30分钟。完美捕捉了此阶段的场景:各小组成员围聚在沙画台前,进入紧张的构思阶段。他们或低头沉思,或轻声交流,每一位成员都充分调动起内心的家国记忆与情感储备,试图将宏大的“国家情怀”浓缩于指尖的流沙之中。画面中,同学们的表情严肃而认真,有的用手指在沙面上轻轻勾勒草图,有的则与队友进行着激烈的思维碰撞,共同探寻最能代表祖国山河、民族精神的艺术符号。这一刻,创意在讨论中升华,友谊在协作中加深,抽象的爱国情愫正逐渐转化为具体而微的视觉语言。

随着计时开始,活动现场的氛围瞬间进入白热化阶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同学们投入创作的状态。手指翻飞,沙粒流转,所有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于发光的沙画台上。同学们或抿紧嘴唇,精心刻画着天安门、长城等标志性建筑的轮廓;或舒展眉梢,让流沙构成绵延的山脉与奔腾的河流。空气中只剩下沙粒摩挲的细微声响,以及偶尔传来的、因灵感实现而发出的轻声惊叹。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艺术竞技,更是一次全神贯注的情感表达,每一捧沙土的起落,都承载着青年学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祝福。

决赛“传统文化”主题比拼作为赛事的压轴环节,汇聚了全场目光,独特的投票规则更让竞争充满悬念。晋级的两组选手围绕“传统文化”展开创意构思,一组计划以“传统节日”为核心,用红色沙粒绘春节灯笼,用绿色沙粒描端午艾草;另一组则聚焦“传统技艺”,想用褐色沙粒塑皮影造型,用金色沙粒点缀剪纸纹样。交流中,选手们互相借鉴技巧,“皮影的轮廓用指尖细描更显精致”“剪纸纹样可以用小刷子调整沙粒厚度,增加层次感”。创作完成后,两组作品依次亮相,十位评委与现场三组观摩人员共同投票,大家围绕作品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力、创意表现展开讨论,最终综合票数,一组以“传统节日串联古今”的作品赢得认可,成功晋级最终比拼,现场氛围被推向高潮。

首轮与第二轮“时代发展”比赛结束后,经过十位评委的公正评审,得分最高的两组队伍成功晋级至最终回合——计时15分钟的“传统文化”决赛。与此同时,记录了前期比赛的丰硕成果。沙画台上,一幅幅已完成的作品静静地陈列着,接受着评委与观众们的检阅。这些作品题材多样,风格迥异:有的以壮丽河山展现国之气度,有的以高铁、航天等元素描绘时代脉搏的跳动。每一幅沙画都是一个故事,一种情怀,它们虽由易逝的沙砾构成,却在那一刻凝聚了永恒的美感与深刻的内涵,让围观者不禁驻足,细细品味其中的巧思与深情。

经过紧张激烈的终极对决,最终胜出的一组凭借其对“传统文化”主题深刻的理解和精湛的沙画技艺,赢得了本次创作赛的冠军,并获得了两份精美的创意流沙画DIY材料手工摆件大礼包。便将本届赛事的艺术水准推向高潮,专门展示了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特写。这些作品或许是决赛中对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巧妙诠释,或许是前两轮中构思尤为精妙的杰作。镜头下的沙画,层次丰富、线条流畅、光影交错,充分展现了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沙画技巧,更拥有了将文化内核转化为视觉艺术的卓越能力。

活动的最后,为这个夜晚画上了句号。所有参赛选手、组织者与评委齐聚一堂,手持获奖作品,对着镜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张大合照不仅记录了一次活动的成功开展,更凝聚了一份共同的记忆,展现了V沙画社的凝聚力与当代青年朝气蓬勃、心系家国的精神风貌。沙砾虽小,足以映照山河;画笔一支,亦可书写家国。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竞技,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家国情怀在创意与协作中深深植根于每位参与者的心中。

撰稿:李文婧

摄影:李文婧

供稿:V沙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