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焦点

完满焦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完满焦点 > 正文

【社团开放日】相声“源记” 艺趣破圈——晋中信息学院让相声“潮”起来 让传统“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10-30阅读数:

10月29日下午,笑源曲艺社重磅推出的“相声‘源记’”主题活动于太古科幻学院三层欢乐启幕。本次活动以相声艺术为核心,创新设计“听、看、演、玩”四大维度体验,邀百余位师生在包袱与欢笑中解锁传统曲艺的年轻化表达,打破“曲艺过时”的刻板印象,让幽默成为跨越陌生的桥梁,让传承在互动中自然发生。

声临其境:盲猜名段识“笑匠”

活动开场的“听声识人”环节暗藏巧思。马季先生《宇宙牌香烟》的经典贯口、岳云鹏与孙越在《年三十的歌》中的俏皮互动,以及社团前辈的原创片段,接连从音响中流出。现场同学们围坐一圈,熟悉的声音引发会心一笑和拍桌抢答,陌生的方言片段则让大家陷入短暂的思索与推理。社团成员在一旁巧妙提示,一句蔫坏瞬间点醒众人。整个环节在欢声笑语的竞猜中推进,相声名家的风格被一一辨认,而“曲艺不分新旧,好笑即是王道”的快乐准则,也成为全场共识。

粉墨登场:新编经典显真章

舞台中央,笑源曲艺社的同学们用实力诠释“传统也能潮起来”。贾霄栋与郑志豪搭档的《论捧逗》,在经典桥段中加入校园生活梗 ——“你这捧哏跟上课走神似的,全程不在状态”“你逗哏还不如食堂阿姨打菜,净捡边角料说”,接地气的改编让观众会心大笑,两人夸张的神态与默契的节奏把控,把逗哏的灵动与捧哏的沉稳演绎得淋漓尽致。

史瑾宇和薛爽则大胆挑战“贯口融合术”,将《报菜名》的美食清单与《莽撞人》的英雄气概跨界混搭,“蒸羊羔、蒸熊掌,常山赵子龙手持龙胆枪;烧花鸭、烧雏鸡,长坂坡前救主显神威”,节奏铿锵的演绎既保留了贯口的功底,又创造出奇妙的喜剧效果,台下掌声与叫好声此起彼伏,观众们忍不住喊:“这混搭太绝了,脑子和嘴都跟不上你们的速度!”

躬身入局:声台形表玩出 “新花样”

“有没有同学想试试自己说一段?”社长话音刚落,几位同学便主动举手。在“相声配音”区,大家手持台词本模仿经典角色,有人压低嗓音学老艺术家腔调,因夸张而自笑;有人用普通话演绎方言段子,意外产生“塑料方言”的喜剧效果。社团成员不纠正“不标准”,只耐心指导换气技巧——在这里,快乐比专业更重要。环节高潮出现在方言演绎《五官争功》:山西、四川、东北的同学两两搭档,用家乡话将“五官吵架”演绎得妙趣横生。原本担心“方言不好听”的同学,在搭档的带动下也放开了嗓子,坦言:“原来用家乡话讲相声,比普通话还带劲!”现场没有“方言羞耻”,只有毫无保留的欢笑与共鸣。

朋友圈秀秀秀

智能工程学院一位新生分享道:本来是陪室友凑数的,结果被相声圈粉了!盲猜环节猜对了岳云鹏的段子,还上台用山西话配了一段,社团学长学姐超Nice,已经报名加入,下次争取上台说完整段!

大健康学院一位大二同学道:以前觉得相声是爸妈辈看的,今天才发现这么有意思!《论捧逗》里的校园梗太真实了,已经把照片发家族群,我妈说终于找到和我有共同爱好的社团了。

本次社团开放日打破了传统曲艺“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通过趣味化、互动化的设计,将“贯口”“包袱”“捧逗”等专业术语转化为学子可感可学的沉浸式体验。同学们在“笑中学”中不仅领略了语言艺术的魅力,涵养了审美趣味,更在方言演绎、即兴创作等环节中,真切体会到文化传承与时代表达的融合之道。

未来,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将携手94家社团,以文化为根、以创新为翼,持续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校园文化实践平台。我们期待与更多学子在真实的艺术互动中相遇,于每一次欢笑与共鸣中,共同培育文化自信与青春表达力。

撰稿:侯雅茜

摄影:团委影视工作室

供稿:学生社团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