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的日常,是奔赴现场的步履不停,是记录时光的执着坚守。他们扛着设备追过日出与星河,将校园的每一份热望、每一缕微光收进取景框;又在案前与星光为伴,把那些没说出口的话、没被看见的事,汇成绵长的文字流。没有聚光灯的偏爱,唯有键盘敲出的日夜与心底不变的热爱,支撑着他们默默前行。
记者节,正是给每一位宣传人的“发光出口”——这天,只为致敬,把热爱藏进镜头与文字里的你!
校媒主理人·特别篇”主题派对
11月7日中午,信息工程学院与大健康学院共同举办“心‘信’相印,媒好同行:校媒主理人·特别篇”主题派对,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龙、大健康学院院长张海明、学工副院长郭杰与两院宣传队伍宣传队伍相聚4’33’’音乐厅,共赴第26个记者节之约,一同“信”心满满,“健”证美好。




派对现场灯光柔和,暖意渐浓。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龙登台寄语,“宣传工作者是幕后的耕耘者,默默付出却不常被看见。今天,请大家暂时放下忙碌,尽情享受这个属于你们的节日。”


当定制蛋糕带着暖光缓缓走来,现场的温馨氛围被推至顶点。王龙院长、张海明院长与郭杰副院长并肩而立,一同切开这份满含心意的甜蜜礼物。软糯的甜香里,藏着校媒人并肩同行的团结力量,裹着一路走来收获满满的欣喜,更藏着一份无声的约定:未来的日子,依旧用镜头捕捉美好,用文字传递温度,让校园里的每一份感动都被看见、被铭记。


“校媒人”是校园故事的记录者,用文字传递温度,用镜头定格美好。小心意承载着满满的肯定,各学院的宣传部学生代表们依次上台,领取这份特别的认可。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喜悦,而台下的掌声与欢呼声,既是对获奖者的祝贺,也是对全体宣传人辛勤付出的集体致敬。




“那些在办公室亮到深夜的灯,为一个标题反复打磨的执着,为一段影像精益求精的坚持,都是身为校媒人,独一份的滚烫又鲜活的青春印记。”信息工程学院宣传指导老师王天翼与大健康学院宣传指导老师常佳向每一位校媒人深情致谢,并为大家送上真挚的祝福。


“我们想用镜头和剪辑,让硬核的故事变柔软。”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代表王凯娓娓道来,曾经难忘的无数个剪视频的夜晚,反复调整画面节奏、校准字幕,哪怕一帧的不完美都要重剪。“宣传于我们,是用耐心拆解专业的壁垒,用创意传递工科人的热爱,让沉默的坚守被听见、被共鸣。”

印象最深的不是完美的成品,而是那些“不完美”的成长时刻。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代表彭慧娟这样定义她与宣传。“这是我在宣传岗位上的第763天。这段路上有过挫折,也遇到过瓶颈,但每当我回头,总能看见团队伙伴们温暖的支持和毫无保留的帮助。是宣传,给了我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宣传,让我在每一次创作中,真正找到自己、认可自己,并深深爱上这个不断成长的自己。”

“做宣传这两年,最深刻的记忆都藏在深夜的文档和反复调整的排版里。”大健康学院学生代表李亚馨分享她与宣传的点点滴滴。为了一句能戳中人心的文案,她对着电脑到凌晨;为了让推送版式更贴合主题,逐字调整行距、挑选配图,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愿将就。这是一群人带着对文字的敬畏,把平凡的表达酿成温暖的力量,让每一份用心都被看见。

没有轰轰烈烈的叙事,却藏着校媒人最真实的坚守。这份因宣传而生的默契与成长,这份对细节的较真、对美好的执着,正是校媒大家庭最动人的底色,也让每一位校媒人在完满路上,始终温暖有光。
“3,2,1——关键词:微笑+比心+看镜头!”记者节“镜头捕手大挑战”现场,随着“捕手”指令落下,欢乐即刻引爆。大家深谙“拍完你的拍我的”的默契,有人摆造型时同伴顺势补位,相视一笑间满是同行情谊;有人刚定格姿态,身边人已踮脚加入,眼里是对“出神图”的期待,更是宣传人“定格美好”的本能执着。“捕手”手持相机精准抓拍,从单人特写到位团队合影,自发接力、互相搭手的协作,正是校媒人“抱团记录、共传温度”的底色。


音乐在欢笑中骤然停歇,话筒落在幸运儿手中,“头版头条·心跳传递”游戏正式开启暖心时刻。被幸运选中的“头条人物”们,带着些许羞涩与真诚逐一分享,有人说起第一次独立采访时,因紧张频频忘词,却被受访者耐心鼓励,最终写出的稿件收获师生点赞,让她读懂宣传不仅是记录,更是双向奔赴的温暖;有人回忆深夜改稿时,团队伙伴默默但有力的陪伴,让他明白校媒从不是孤军奋战;还有人分享“翻车”经历,推送错漏信息后,大家连夜核对修正、诚恳致歉,这份直面不足的勇气,是校媒人敬畏宣传责任的底色,更是试错中精进传播、沉淀成长的生动见证。


“正是这些或欢喜、或酸涩的瞬间,构成了我们滚烫的、共同的青春。”王天翼老师与常佳老师捧着话筒缓缓走来,“我的未来是由我做主”,大家一起合唱歌曲《我的未来式》,便是此刻最动人的回应。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化作校媒大家庭最暖心的联结。


校媒聚力·记者圆桌
11月7日下午,上河书院204圆心·青春社区剧场,两院的宣传工作者们围坐一堂,分享校园活动报道的细腻巧思,拆解新媒体运营的实操难点。



遇到困惑时坦然开口,身旁便有温暖的回应递来经验与思路;谈及得意的策划时眼里闪着光,也有人轻声补充可完善的细节。不同专业的宣传视角在此温柔碰撞、彼此滋养。指尖流转的不仅是工作心得,更是校媒人之间的温情,这个专属的交流时刻,满是治愈与向上的力量。



这天,是同行者的惺惺相惜,这是独属于宣传人的节日,我们因“记录”相聚,为“传播”坚守。我们见过早八林荫道的曦光,也守过深夜办公室里的星光。我们的镜头里,有完满活动的热烈喧嚣,也有志愿活动中温暖相握的手掌;有辩论赛上思维碰撞的锋芒,也有运动会上并肩冲刺的昂扬。镜头后定格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最鲜活具体、无法复刻的青春模样,也是最直接真实、热气腾腾的校园日常。

从课堂到赛场,从日常到高光,校媒人用脚步丈量校园,用真心沉淀温度。这份来自校园的回馈,让热爱永不褪色。新闻不止步,行者不停歇,致敬每一位校媒人——以热爱为翼,永远奔赴在记录真相、传递美好的路上!
撰稿:信息工程学院 大健康学院
摄影:信息工程学院
供稿:信息工程学院 大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