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焦点

完满焦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完满焦点 > 正文

【微光】温梦晶:从声音发抖到自信发光 一个女孩的180度蜕变

发布时间:2025-11-14阅读数:

编者按“微光”专栏聚焦普通学生成长故事,通过访谈形式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在学校的成长与改变,在报道中我们更关心那些在平凡日常中默默努力、不断进步的普通同学,他们或许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们的经历同样充满启发性和感染力,希望通过这个专栏,能够激发更多同学的思考——关于梦想、关于未来、关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些故事时,不仅能看到他人的成长轨迹,更能从中汲取力量,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断突破自我限制,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这里 你该找到自己的声音

当她踏入晋中信息学院的大门,在校级学生组织纳新活动上看到音乐剧团的海报“唱歌、跳舞、表演,让热爱融为一体。”这行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心里那扇藏着梦想的门。但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她心里的小鼓敲的震天响,手心也出了汗,但是那股对舞台的渴望又像藤蔓一样缠住她,“就算不行,试试总不亏吧?”那时候的她就像一只刚探头看世界的小雀,慌忙的又带着股冲劲开始了音乐剧之旅。

就在她忐忑不安时,剧团群里弹出了音乐剧《风起形意》招募演员的通知。她的心猛地一跳,几乎要跃出胸膛。

面试那天,学生活动中心里坐满了竞争者。听着别人专业的唱腔,看着他们从容的表演,温梦晶感觉自己像误入专业赛场的小学徒。轮到她时,歌声里带着掩饰不住的颤抖,那些在宿舍里练习了无数遍的舞步,此刻也变得僵硬笨拙。她垂着头,手心湿漉漉的“完了,差距这么大,肯定选不上了。”

“温梦晶同学”评委老师推了推眼镜“你觉得你和角色最像的地方是什么?”她抬起头,思索片刻:“大概是……骨子里那份倔强和善良吧。”说完她才意识到,自己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收到入选通知时,温梦晶正在排练厅练习舞蹈。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她险些惊呼出声——她竟然被选为女主角!惊喜如潮水般涌来,可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不安:“我真的能演好女主吗?会不会拖大家后腿?”不自信如影随形,她总觉得自己只是侥幸,随时都可能被看穿。

排练开始后,上一任学姐的演出录像成了她的“紧箍咒”。她反复观看那段视频,觉得学姐的每个眼神、每个音符都完美无缺。于是她开始拼命模仿——模仿学姐的唱腔,模仿学姐的动作。可她的音色本就清亮,非要压出浑厚的戏剧感,反而像被掐住了喉咙,她的肢体本就纤细,非要模仿大开大合的动作,反而像个笨拙的木偶。

声乐李老师看出了她的困境。一次排练后,老师轻轻拉住她:“梦晶,为什么总要模仿别人呢?你的声音里有种独特的清澈,这是别人没有的。”“我的声音……真的有魅力吗?”温梦晶心里嘀咕着,“老师该不会只是在安慰我吧?”但那晚,她没有再打开那段录像。抱着剧本,她在宿舍阳台坐了整整一夜。夜风轻拂,她抛开了所有模仿的念头,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诠释那段最难唱的旋律。当清亮的歌声在夜色中流淌,她忽然发现——原来做自己,反而轻松了许多。

第六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马上就来临了,演出的日子越来越近,期待与恐慌在心底疯狂交织。第一次登上那么大的舞台,心里像揣了只小鹿,没底极了。甚至在演出前她依旧会反复翻看剧本,就怕误场、忘词,每一秒都过得忐忑。站在后台候场时,她听到台下观众的交谈声,聚光灯也亮的刺眼。这场演出对她来说像“临危受命”,演出结束的那一刻,她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但她深知自己的不足,对表演效果不满意,“下次,我一定要更好。”这个念头,在谢幕的掌声中,悄然生根。

舞台上 畅快地第二次呼吸

机会很快再次敲门。当《爱的飞行日记》剧组邀请她饰演一个与她本人性格相近的活泼女孩时,温梦晶本以为能轻松驾驭。然而,排练刚进行没几天,范老师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她的问题:“梦晶,你的表情和动作太外放了,要‘收’着点演。过度的夸张会失真,反而让角色立不住。”范老师又耐心地举例引导:“你看这段表达开心的戏,角色是发自内心的自然喜悦,但你演得像是过度兴奋,把‘活泼’演成了‘咋咋呼呼’,反而扭曲了人物本身的纯真感。你要学会把情绪藏在细节里,而不是靠夸张的动作‘喊’给观众看。”

一瞬间,沮丧和自我怀疑如同旧棉袄般沉甸甸地压了上来。“怎么连一个和自己相像的角色都演不好?我是不是真的没有天赋?之前的成功难道只是侥幸?”不自信的浪潮再次袭来,几乎要将她淹没。

但这一次,温梦晶没有选择退缩。既然热爱舞台,就必须直面问题。她开始利用所有闲暇时间,更用心地研读剧本,甚至为角色撰写小传,理清其行为动机。她将每一个动作拆解,反复练习,直到找到最自然、最生活化的表达;她反复咀嚼每一句台词,走路时都在喃喃自语,体会字句背后的真实情绪。觉得疲惫时,她甚至会给剧本里的角色写信。渐渐地,她感觉那个古灵精怪的女孩仿佛活了过来,正与她对话,鼓励她一起变得更好。每一次调整,每一次重来,她都在心里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再改进一点。”

当演出日正式来临,温梦晶在后台深吸一口气,带着前所未有的专注与从容,站上了舞台入口。聚光灯骤然亮起,她踩着音乐的节拍坦然走出,这一次,她的声音没有颤抖,肢体也不再僵硬。她彻底将自己融入了角色,去感受、去呼吸、去生活,在那片舞台之上。谢幕时,她不自觉地微微扬起下巴——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自信,原来真的会发光。台下响起的掌声,如同温暖的海潮,比大凉山那次更为热烈、持久。她终于和角色一起,真正地站在了舞台中央。她与伙伴们成功地将这个关于爱与希望的故事,讲述给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也终于将那个自信、闪亮的自己,呈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通过《爱的飞行日记》,温梦晶提升的远不止是表演技巧,她更重新锚定了对舞台的热爱与信念,真正明白了成长的真谛: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完美,而是敢于带着瑕疵不断向前奔跑的勇气。那天,她的心里仿佛揣了一颗清甜沁人的椰子。

镜头下 自信让焦虑不再审判

日子如三亚的潮汐,一波接着一波,推着温梦晶不断向前。当拍摄校园宣传片的面试机会降临时,一丝熟悉的迟疑又悄然爬上心头——那个关于“容貌不够上镜”的念头,像不合时宜的幽灵,再次低语。然而,这一次,她几乎是在这个念头冒头的瞬间,便在心底洒脱地挥了挥手。“怕什么!”她对自己说,“试试总没什么吧!”

面试出乎意料地顺利,她身上的那股灵气被导演看中。正式拍摄定在一间洒满阳光的画室,导演对她的要求是:不仅要画,更要演出一个精神世界丰盈的女孩,她的眼神必须透出对艺术的热爱与深邃思索,仿佛能穿透面前的画布,窥见另一个瑰丽的宇宙。

温梦晶表面上认真应和着导演的每一个指示,内心却掀起了波澜。一旦意识到黑洞洞的镜头正对准自己,杂念便纷至沓来:“我的脸在镜头里会不会显得很大?光线会不会暴露皮肤的瑕疵?如果因为我形象不够好而影响了整部片子的质感,那该怎么办?”这些焦虑如同疯长的藤蔓,紧紧缠绕住她的心神,甚至连握住画笔的指尖,都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关键时刻,范老师的话突然在脑海响起:“自信面对镜头,和角色共鸣,你就成功了,别被外界干扰,专注自己的表演。”她明白了问题的根源——她过度纠结于“镜头里的我是否好看”,却彻底忘记了“此刻的我应该是谁”。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将所有的杂念摒弃,将心神彻底沉入当下:她感受着窗外阳光洒在画纸上的温度,聆听着笔尖与粗糙纸面摩擦产生的沙沙声,想象着角色内心那片五彩斑斓的世界。

渐渐地,她找到了那种忘我的状态。镜头前的她,身体不再紧绷,姿态不再扭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从容与沉浸。当导演终于满意地喊出“卡”时,温梦晶看着对方脸上赞许的笑容,她感到那份困扰她许久的容貌焦虑,在那一刻奇迹般地淡去了。她真切地领悟到,相比于转瞬即逝的外在皮囊,一个人因专注而闪耀的内在精神世界,才是真正能够打动人心、拥有永恒力量的东西。

回顾这一路,从音乐剧团面试时的忐忑不安,像只受惊的小鹿;到舞台上的磕磕绊绊,在模仿与迷失中挣扎;再到如今面对新挑战的从容自信,能笑着和焦虑和解,她完成了一场从自卑到自信的蜕变。这蜕变的每一道纹路里,都浸透着拼搏的汗水,也闪烁着成长的荣耀。她深知,这段旅程离不开学校肥沃的土壤,让她这颗热爱舞台的种子得以深深扎根、破土生长;也离不开完满教育营造的浓郁艺术氛围,持续滋养着她的艺术感知,接触到多样的舞台与专业的艺术视野;更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耐心雕琢与伙伴们的热心陪伴。他们汇聚成光,照亮了她曾经怯懦前行的路,陪伴她一次次突破瓶颈,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站在新的起点,温梦晶的目光更加笃定。无论未来是熟悉的音乐剧舞台,还是未知的艺术领域,她都已准备好用这份来之不易的自信,去迎接每一个挑战,去拥抱每一种可能。因为她知道,真正的成长不是变得完美,而是敢于带着不完美依然勇敢前行。

聚光灯会再次亮起,而她已经准备好了——用最真实的自己,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书写下一个属于她的精彩篇章。

撰稿:团委宣传部

摄影:温梦晶

供稿团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