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15:00,食品环境学院学习部在上河书院举办了一场名为“织心青年:做一朵奔涌的浪花”的学长计划活动。青年学子们以音乐为引、以思想为舟、以笔墨为帆在对话、碰撞与书写中探寻个体与时代的共振。活动以三个篇章层层递进,既有学长躬身垂范的星火微光,亦有群体思辨的浪潮激荡,更留下无数对未来的清澈期许。

指尖弦歌 照见跋涉者的月光 李明航学长的音乐追梦故事
活动伊始,食安2201班的李明航学长以“奋斗路上的坚持与拼搏”为主题,分享了他通过兴趣驱动、追逐梦想的真实经历。作为一名吉他爱好者,李明航学长从大一开始便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尽管面临学业压力和时间管理的挑战,他始终坚持对音乐的热爱,并通过不断努力,带领乐队在校内外多次演出,获得了广泛好评。李明航学长提到,追梦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他曾遇到过乐队成员退出、演出效果不理想等挫折,但他始终相信“坚持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兴趣不仅是生活的调味剂,更是奋斗的动力源泉。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他的分享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同学们,大家纷纷表示,学长的故事让他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也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勇敢追梦,做一朵奔涌的浪花,勇敢迎接时代的挑战。



潮头对谈:青年与时代的双向注解 小组讨论激发思想火花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小组讨论,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展开:一是“如何定义自己的角色,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浪潮”;二是“用一个关键词定义青年担当,为什么”。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健康2401班王璟天说:“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丰富多样,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是国家建设的参与者,社会进步的推进者。比如在科技强国的需求下,可以将自己定义为未来的科研工作者;在乡村振兴的需求下,可以投身乡村产业发展。让个人理想在时代发展中得以实现。”在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中,“责任”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青年担当的核心在于责任感,无论是面对家庭、社会还是国家,青年都应当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也有同学提出“行动”一词,认为青年不能只做时代的旁观者,而应当成为行动的巨人,用实干创造未来。现场思想碰撞,火花四溅。通过这一环节,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青年在时代中的责任与使命。


以笔墨封存此刻的星光 明信片上的期望与梦想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写给未来的自己”。每位同学都收到了一张明信片,大家纷纷提笔,写下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梦想。有的同学写道:“考研成功上岸”;也有同学写下:“愿自己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这些明信片不仅是对未来的期许,更是对当下行动的承诺。同学们表示,通过这一环节,他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目标,也更加坚定了为之奋斗的决心。



尾声:浪花入海 终成浩荡
活动落幕时,王雪丽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许多李明航学长的故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本次“织心青年,做一朵奔涌的浪花”学长计划活动顺利结束,但青年们的奋斗之路才刚刚开始。正如活动中所强调的,青年从不是时代的旁观者,而是行动的巨人、未来的创造者。无论是李明航学长的追梦故事,还是小组讨论中的思想碰撞,亦或是明信片上的期望与梦想,都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感与行动力。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学习和实践中,做一朵奔涌的浪花,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撰稿:王璟天 陈雨甜 供稿:食品与环境学院 摄影:张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