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团活动 > 正文

创新点亮未来 质量引领制造——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智多星”赋能成长计划第11期创新驱动 质量为先:中国制造2025解读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03-14阅读数:

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驱动着中国制造从“大”到“强”的飞跃。为深化青年学子对国家战略的认知,激发制造业创新实践热情。智能工程学院团总支社团管理部于3月14日14:00在上河书院207Q+·赋能空间举办“智多星”赋能成长计划第11期——创新驱动,质量为先:中国制造2025解读主题讲座,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基层班级活力,增强基层班级对于专业的认知水平。

战略引领 创新筑基

活动开始,张孝元教授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十年行动纲领为核心,系统阐释“三步走”强国蓝图:2025年跻身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达世界中等水平,2049年引领全球制造业发展。通过全球产业链数据分析,他指出“创新是转型升级引擎,质量是国际竞争命脉”,并以新能源汽车、高铁等案例佐证双轮驱动战略的现实意义。

在谈到创新技术如何赋能制造业时,张孝元教授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5G等前沿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他以智能工厂为例,阐述了这些技术如何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柔性化和高效化。让同学们身临其境般去了解国家对于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更加清晰地明了自己的专业优势以及专业现状。

体系攻坚 破局之道

“工业体系不是拼图游戏,而是精密运转的生态系统。”张教授通过产业链图谱,揭示我国在高端芯片、精密仪器等领域的短板。他特别强调:“九大任务、十大重点领域既是国家布局,更是青年突破方向。”现场随即展开小组讨论,机械专业学生在笔记上写下:“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我们就是‘最后一公里’的接班人。”

青春接棒 强国有我

互动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面对“智能制造是否导致失业”的尖锐提问,张教授以德国工业4.0人才结构转型为例,指出“未来需要既懂代码又懂车床的复合型工匠”,并建议学生主修专业+辅修数字化课程。活动尾声,学生代表向教授献上由3D打印技术制作的“智造之星”模型,象征创新精神的传承。

“中国制造2025”不仅是一个国家战略,更是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基层班级同学深刻认识到创新与质量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也激发了大家为实现制造强国梦想而奋斗的基层活力。让我们携手并肩,以青春之我,铸就制造强国之梦,共同书写中国制造业的辉煌篇章!

(撰稿:周烽林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  摄影:段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