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路径。智能工程学院团总支社团管理部于4月2日14:00在上河书院207Q+·赋能空间举办了“智多星”赋能成长计划第15期——志愿科普:新能源汽车新型电系与能源体系解读主题讲座,本次活动旨在增加基层班级活力、推动基层学生对能源领域前沿知识的了解、点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热情。


讲座伊始,樊建强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展开全面且深入的剖析。他着重提到:“新型电力系统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基本载体,其构建对于推动能源转型意义重大。”樊建强老师强调:“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是目前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


围绕创新技术赋能这一核心议题,老师详细介绍了储能技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等前沿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老师指出,这些创新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新能源汽车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老师分享了多个实际案例,如AI驱动能源数智化发展——生动阐释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
质量把控作为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讲座中也得到了重点关注。老师从能源汽车的结构、设备质量、运营管理等多个维度,讲解了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高质量运行的要点,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提问,就新型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投资前景以及就业方向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等问题与老师展开深入探讨。樊建强老师耐心解答,结合行业实际,详细分析了储能设备的成本构成,并分享了降低成本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政策扶持措施,为同学们提供宝贵的建议与指导。


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基层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的理解,更为基层学生在能源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基层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助力基层活力增长,为实现绿色能源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徐烟云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 摄影:段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