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团活动 > 正文

【B类社团】巧手传非遗 青春承匠心——晋中信息学院纪念·文创产品社绣球手作盛宴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11阅读数:

在传统手工艺的瑰丽宝库中,有一种独特的工艺品如同绽放的鲜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那就是非遗绣球。一场别开生面的绣球手作盛宴在4916:00-18:00的杏花表达力大厅温馨开场,吸引了众多手工爱好者共同沉浸在绣球制作的美妙世界中,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手工的激情碰撞。

活动伊始,现场气氛热烈而期待。社团工作人员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绣球历史及意义的精彩讲解。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和生动有趣的讲述,参与者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绣球起源的古老岁月。绣球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历史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绣球被赋予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不仅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定情信物,还在民间的传统节日、庆典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美满,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这些故事和寓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对绣球这一传统工艺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接下来的手作环节增添了一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紧接着,令人期待的绣球制作环节正式拉开帷幕。桌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制作材料,卡纸、不织布、棉花、胶枪等一应俱全,剪刀和圆规整齐待命。在工作人员的耐心示范和指导下,参与者们纷纷拿起材料,小心翼翼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旅。活动中,参加者们的热情十分高涨。初次接触手工制作的新手们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绣球制作相结合,有的在绣球上绘制了时尚的图案,有的则添加了独特的配饰,让传统绣球焕发出新的魅力。还是经验丰富的手工达人们凭借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娴熟的手工技巧,成为了现场的“技术顾问”,他们耐心地指导着身边的同学,分享着自己的手工心得,让传统技艺在交流中得以传承,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

制作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人熟练地运用圆规在卡纸上画出精准的圆形,作为绣球的基础框架;有人则专注地裁剪不织布,将其剪成各种形状,准备为绣球增添独特的装饰。棉花的填充是个细致活儿,需要一点点地将蓬松的棉花均匀地塞进框架,塑造出饱满圆润的球体。而胶枪的使用则考验着大家的技巧和耐心,既要确保胶水涂抹均匀,又要避免烫伤自己。尽管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小困难,如材料的拼接不顺畅、胶水粘连不牢固等,但参与者们并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帮助,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互助精神,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精心制作,一个个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绣球在参与者们的手中诞生。这些绣球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大家创造力和汗水的结晶。每一个绣球都独一无二,有的简约大方,有的华丽精致,有的充满童趣,有的则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大家手捧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之情。活动接近尾声,所有参与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拍摄了一张大合照。镜头前,大家高举着自己制作的绣球,笑容灿烂,这一刻,相机定格下了这美好而难忘的瞬间,也为此次绣球手作盛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次“绣色生花,球转乾坤——绣球手作盛宴”活动,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它更像是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通过亲手制作绣球,参与者们深入了解了绣球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活动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发挥创意、增进交流的平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让人们有机会静下心来,享受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

(撰稿:韩宏蓉  供稿:纪念·文创产品社  摄影: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