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16:00,由网络与信息技术协会主办的“游戏制作流程与分类”主题讲座在实验楼407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是由网安2401班的李岩柏担任,吸引了来自各个学院的100余名学生参与。讲座内容涵盖游戏设计理论、开发工具实践及行业趋势分析,为热爱游戏与技术的同学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
游戏制作 技术与创意的融合
讲座伊始,李岩柏以“游戏的定义与制作分工”为切入点,强调现代游戏开发是艺术、程序与策划的协同成果。他通过对比《原神》《黑神话:悟空》等热门游戏的开发案例,详细解析了策划、程序、美术、音效等核心岗位的职责,并指出:“游戏行业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技术专精同样重要。”



游戏策划与分类 从概念到玩法设计
在“游戏策划概述”环节,主讲人结合PPT中的分类框架,分析了不同游戏类型的核心玩法设计逻辑。例如,通过对比《英雄联盟》(MOBA类)与《塞尔达传说》(开放世界类)的视角设计,阐释了“正交相机”与“透视相机”在战斗系统中的差异化应用。此外,李岩柏还分享了游戏策划文档的撰写技巧,并鼓励学生从“玩家体验”出发,设计小而精的原型项目。


主流引擎与工具 揭秘开发利器
除了前期概念设计与核心技术框架,游戏开发工具同样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这里重点介绍了Unreal Engine、Unity、Godot等引擎的特点与适用场景。李岩柏以Unity为例,展示了其跨平台开发优势及2024年热门游戏案例(如《幻兽帕鲁》),同时坦言“Unity的收费政策对独立开发者是双刃剑”。对于初学者,他推荐开源引擎Godot:“轻量化且学习曲线平缓,适合快速验证创意。”现场还演示了Blender的3D建模流程,引得同学们惊叹连连。


实践导向 社团后续活动预告
网络与信息技术协会会长李嘉洋在总结中表示,本次讲座是协会“技术赋能创意”系列活动的开端,后续将开设Unreal Engine工作坊、游戏开发挑战赛等实践项目,助力同学从理论走向实践。这些活动将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动手实操机会,期待大家在实践中深化对游戏开发技术的理解,在协作中碰撞出创新灵感。

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同学们对游戏产业的认知,更点燃了技术实践的热情。在学生社团管理中心的支持下,网络与信息技术协会接下来会多找机会和企业合作,邀请工程师来分享经验,组织大家去企业参观学习,让同学们能有更多机会接触真实的项目,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相信在一次次实践与交流中,大家不仅能收获技能成长,更能在探索中找到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让热爱与专业碰撞出更多可能。
(撰稿:元文杰 供稿:学生社团管理中心 摄影:元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