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5:00,竹贤林书法社在韩村小学举办信院有片竹贤林,“东邻韩村”支教行动,由于汉字诞生的古老传说与乡村教育资源不均背景,本次活动旨在传授书法,培养耐心和专注力,提升文化审美,促进文化传承,为孩子们的成长播撒宝贵财富。

清晨,信院的志愿者们便迎着朝阳出发,将宣纸、毛笔、墨汁等书法教学用具仔细装车,每位志愿者的内心都十分澎湃。为了让乡村孩子们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他们提前半个月反复打磨教案,精心准备了生动有趣的书法故事与互动环节。抵达韩村小学时,阳光正好,校园里洋溢着欢快的氛围。得知有书法支教活动,韩村小学的孩子们早早便来到教室,端坐在课桌前,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们好奇地打量着崭新的书法用具,小声讨论着即将学到的知识。志愿者们热情地与孩子们打招呼,现场的气氛迅速升温,一场充满温情与文化传承的书法之旅即将拉开帷幕。

在硬笔书法教学环节,志愿者们从最基础的握笔姿势开始教起,耐心地纠正每一个孩子的错误姿势,确保他们能以正确的方式开启书法学习之路。随后,志愿者们又细致地讲解了笔画的书写顺序、力度的把控以及字体结构的搭建等要点,孩子们一个个全神贯注,跟着志愿者老师的示范,一笔一划地认真书写着,小小的脸蛋上满是专注的神情。每写出一个漂亮的笔画,孩子们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是对知识汲取的满足,也是对书法魅力初体验的欣喜。

软笔书法教学更是将活动氛围推向了高潮。志愿者们先向孩子们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软笔书法作品,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让他们对软笔书法的奇妙世界充满了向往。那些行云流水的“永”字八法,笔锋婉转间勾勒出的花鸟虫鱼,在宣纸上晕染出的墨色深浅变化,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千年文化长廊的大门。
接着,志愿者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正确地蘸墨、运笔,感受毛笔与宣纸触碰时的独特质感。“先把笔锋垂直浸入墨汁,像小蜻蜓点水一样轻轻蘸取……”志愿者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双手不自觉地跟着比划。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逐渐大胆地挥毫泼墨,尽管写出来的字还略显稚嫩,但那份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却在一笔一划间尽情流淌。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握着毛笔歪歪扭扭地写下“人”字,墨汁不小心沾到鼻尖也浑然不觉,反而抬起头笑得灿烂:“老师,我写好啦!”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与笔尖摩挲宣纸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文化传承画卷。

此次信院有片竹贤林,“东邻韩村”支教行动在一片欢声笑语和浓浓的墨香中结束。通过此次活动使得许多的孩子接触到了书法这一艺术形式,志愿者们以笔墨为舟,引领孩子们遨游书法的海洋,希望能再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乡村孩子们接触到更多丰富多彩的知识和文化,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也为乡村教育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耐心和专注力,了解和学习汉字的书写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书法文化的种子,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份独特的艺术体验,将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他们在书法道路上勇往直前。
(撰稿:竹贤林书法社 供稿:学生社团管理中心 摄影:竹贤林书法社)